正文 第122章 不战而逃

作品:《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

    李瑁心中燃起熊熊怒火,火光映照在眼神之中。

    显得他如同一尊蓄势待发的杀神,不容史思明叛军半分!

    郭子仪见状,立刻道:“殿下,我们不能再耽搁,是否全速进军长安?”

    如今他和李瑁一荣俱荣,同气连枝。

    看到李瑁为了长安担忧愤怒,郭子仪只觉得气血上涌,恨不能立刻杀回长安。

    “不!”却没想到李瑁断然否认道。

    郭子仪目露不解。

    李瑁解释道:“史思明能携叛军悄无声息攻入城中,证明他比安禄山还要奸猾。我们贸然领军闯入,恐怕中了他的计。”

    郭子仪立刻道:“既然这样,我愿率轻骑先行,探清敌军虚实,为殿下开路!”

    郭子仪抱拳请命,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决心。

    领兵先行,进入早有敌人埋伏的城池中,这无疑非常危险。而这样的工作,除了郭子仪,似乎也没有其他人能顺利完成。

    李瑁虽惜才,却也知道现在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只得向郭子仪回以一礼:“好,一切小心。我随后带领大军跟上,务必与你会合。”

    得了李瑁的同意,郭子仪率领轻骑如疾风般向巍峨的长安城疾驰而去。

    李瑁看向身边剩余的大队人马,一声令下:“郭将军为守长安以身涉险,我们也不能闲着。大家分队分组,搜寻临都村和周边的所有村落,救援幸存者!”

    像身边这个女人一样的幸存者,一定不止一个。

    李瑁要找到他们,在保护他们的同时,从他们口中得知更多关于史思明私军队伍的细节。

    还有……

    他的便宜父皇李隆基,还有太子李亨,放着城池百姓不管不顾,跑哪儿去了?

    以及,身在太真观的杨玉环。

    她怎么样了?

    时不待人,李瑁身上所背负的太多。

    他甚至来不及悲伤,也来不及仔细思考,就和部下们一同投入到了救援任务中。

    三日后的一个夜晚,二十多名幸存者聚集在一起。

    负责清点人数的将领向李瑁汇报:“启禀殿下,共搜救幸存者二十七人,其中老弱妇孺居多,最大的男孩不过十岁。成年男子……一个都没有,据说都被史思明私军第一时间斩杀,一个活口都没留。”

    随后,将领将幸存者名单呈上,请李瑁过目。

    可是李瑁现在无心研究幸存者姓甚名谁。

    他的理智被愤怒填满。

    史思明此举,葬送了他们大唐好男儿多少条性命?

    而身在皇城中的李隆基,对于这样大规模的屠村竟然毫无觉察,到最后也没出兵相助!

    李瑁猛地起身,往幸存者们扎营的地方走去。

    一众幸存者皆是衣衫褴褛,失魂落魄的样子。

    纵然如此,看到李瑁亲临,还是纷纷跪拜行礼:“参见寿王殿下。”

    “快快请起!”李瑁上前搀扶为首的老者。

    这老农是在一个废弃的马厩中找到的,和他孙女一块儿,看上去饱经磨难,但是精神尚可。

    老农颤抖着声音说道:“寿王殿下,我们村里的人差不多都被那群狗东西杀光了……只剩下我和孙女逃到这儿藏了起来。那些人手段残忍至极,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李瑁闻言,心中难受。

    随即握紧拳头,对老农道:“你们暂时先跟在军队身边,我会安置好你们的。逝者已逝,生者定要好好活下去!”

    随后安排手下将领加快扎营速度。

    副将领命,立刻安排下去。

    正当李瑁准备转身离开之际,那老农忽然叫住了他:“殿下,稍等……我人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关于长安城的事情,有些消息也许对你们有用。”

    听到“长安”二字,李瑁停下脚步。

    老农说道:“那天我正要进城采买货物,结果刚到城门口,史思明军队忽然发难,在城中大肆烧杀掠夺。我赶紧找了个安生地方躲了起来,想着圣上肯定会及时派兵镇压,等安全了我再出去……”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城池守军出城镇压。至于皇宫中兵器精良训练有素的羽林军之类,却是不见人影。

    起初,守军还奋力反击。

    因为宫中传出消息,说让他们再坚持一阵儿,圣上会亲自带兵镇压。这个消息导致人心大振,很是顽强抵抗了一段时间。

    “后来……后来忽然之间,守军将领捧着死去下属的头颅泣不成声。几乎只是一瞬之间,顽抗的守军就溃不成军,节节败退,彻底被史思明攻占了城池。”

    老者说着,有些紧张地看了李瑁一眼。

    李瑁知道这其中定有什么原因,立刻道:“老伯继续说,实话实说,本王恕你无罪。”

    老者这才继续:“最后我从一起逃亡的城中居民口中听说……是原本答应御驾亲征的圣上,不知为何非但没有出现,反而还趁乱带着大批禁军还有文武大臣从密道逃离了长安,不管我们了!”

    他甚至还带了几个妃嫔。

    原来在他眼里,这些人比百姓和守军重要!

    听到这里,李瑁不禁冷笑一声。

    果然,他不应该对李隆基抱有什么期望。

    历史上李隆基的确是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选择了抛下城池和百姓,带着自己看重的几个人逃出了长安城,为他的晚节不保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是如今,安史私军只剩下一些残部。

    就算史思明再厉害,也比历史上的安禄山大军差了好大一截!

    李隆基怎么就不能选择抗争呢?

    虽然李瑁一直对李隆基不满,但他从未料到这位帝王即使在安禄山被他们打得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居然还能选择不战而逃,抛弃了信任他的守军和百姓。

    令人心寒的是,朝中群臣也无人劝谏,如此轻易地抛弃了自己的责任!

    “殿下,怎么样了?”

    郭子仪此时也赶了回来,风尘仆仆。

    他已经探得了一部分敌情——史思明的确占据了一部分城墙,并且在四处设立哨卡以防唐军反扑。但整个长安并未完全落入对方之手。

    他眼神发亮,说道:“我这里有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