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4章 狗太监窃取胜利果实遭打脸
作品:《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 高琛是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儿。
此时此刻他已经完全忘了,自己之前是如何狼狈地被扔在土匪窝里,盼着李瑁前来搭救的。
趁着李瑁和郭子仪都还没来,高琛自作主张,直接去面见李隆基:“启禀圣上,此乃奴婢连夜整理出来的刺客线索,还请圣上过目。”
他直接略过了李瑁和郭子仪的功劳,强调自己连夜辛苦。
殊不知,李瑁之所以把这东西交给他,就是料到了他会生了窃取胜利果实的心思。此事涉及到太平公主,犯了李隆基的大忌讳,谁上前掺和都有可能遭到李隆基迁怒。
李瑁这招,分明是祸水东引,让高琛代替自己和郭子仪承受皇帝的暴怒。
可高琛却不明白这一点,一心只想着邀功请赏。
“该死!”
就在高琛得意扬扬,觉得自己定会被圣上更加赏识的时候,却听李隆基怒喝一声,狠狠地砸了一个杯子。砸了杯子还不解气,又将好不容易整理好的线索全都砸在了高琛头上。
高深又惊又怕,低头望着散落一地的线索内容,简直欲哭无泪。
瑟瑟发抖道:“圣上、圣上息怒啊!这些东西也都是寿王殿下和郭将军二人连日辛苦的结果,里头或许有不全面的地方,但奴婢觉得他们一定不是故意的。”
刚才觉得是邀功请赏,便只提到自己一个人。
现在发现李隆基怒火冲天,立刻就把其他二人拉下水。
这么多年来,其实李隆基也知道自己身边这个内侍心里的弯弯绕绕。
可是……
高琛毕竟是高力士的干儿子,当年高力士忠心耿耿,帮自己一起破了宫门,夺回皇权,后来又助力自己与太平公主斗法,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后来大唐步入盛世,高力士便引荐了干儿子高琛。
高力士说:就让高琛代替奴婢伴随皇上,奴婢不想再揽大权,也不打算在历史上留下高力士这么一个宦官的名字。因此,李隆基对高琛也就包容了许多,每次想处置他的时候,都会想起高力士的身影。
“罢了,罢了!”
李隆基摆摆手,说道:“你拿来的这些东西,不过只是表面功夫,并未厘清个中深意。你到底是久居深宫之中,对这些事情不够了解,你还是去和寿王他们讨论一番,再下结论吧,这次朕就原谅了你。”
高琛领命就要离去,恨不能逃也似的离开这里。
却又被李隆基叫住:“等等,你干爹虽然离开宫廷,但是近年来一直都在长安城中活跃。朕许久没和他见过面了,你去信一封,让他过来帮忙调查反贼行刺一案。”
高力士是有从龙之功的老人,虽然只是个宦官,但是能力斐然。
当时的李隆基就是在高力士的陪伴下,破宫门,诛韦后,逼李重茂退位,后来更是杀了协助权势渐大的太平公主,成就了开元盛世……
这一切,都有高力士的陪同。
现在太平公主的人要反抗他,如果能有高力士在旁边帮忙,定能比现在更有安全感。
想着,看到高琛一脸呆滞,李隆基怒道:“还愣在这里做什么?朕要你去联络高力士,让你干爹前来帮忙,你听不懂么!”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高琛吓得一个哆嗦,屁滚尿流地离去了。
是他想错了,他以为这次自己再动些小心思,就能像往常一样轻而易举地得到圣上的宠信和赏识。可没料到,这一次虽然是太子遇刺,但是对圣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圣上开始害怕了,怕他打下的江山不牢固。
甚至,他怕反贼所言真的应验,怕安史之乱是传说中的天谴!
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高琛出了一身冷汗。
还好自己有干爹护体,否则在圣上面前说错了话,递错了东西,脑袋是怎么掉的都不知道。
看到高琛吃瘪的模样,郭子仪忍不住偷笑。
却又神色一凝,对李瑁道:“这次之后,高琛这家伙定然不会再被咱们当枪使了。下回去圣上面前复命,就要殿下亲自为之了。”
高琛好歹还有个干爹护体,李瑁可什么都没有。
自从武惠妃死了之后,李隆基就越看李瑁这个儿子越觉得不顺眼。李瑁除了亲王的名号以外,在父皇面前的地位似乎还不如一个太监。
李瑁却摇摇头:“父皇再怎么样也不会要了我的命,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不就挨骂两句,再不济被打一顿么,都不要紧的!”
话毕,李瑁看向高琛,高琛一脸生无可恋。
再怎么样,也是皇帝安插进来的人手,不能无视。
“高公公一夜辛苦,把你的结论说给我们两个听听吧。”李瑁给了高琛一个机会。
高琛刚被李隆基臭骂一顿,老实得很,一字一句说道:“奴婢觉得,按照太子殿下的描述、暗器的形状,还有酒馆老板的口供等等,都可以推论出此事与昔日太平公主的信奉者脱不开干系。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届女子居然还有追随者留存在世,一心想着为昔日追随的人复仇。”
李瑁闻言,摇了摇头,
难怪高琛会被李隆基骂一顿。
他也不吝啬经验,直言开口:“高公公错了,正是因为一切证据都指向太平公主追随者,才证明此事大概率与他们无关。是有人利用了父皇在意此事的弱点,大肆闹事,误导我等走入歧途,所图甚大。”
之前太子的证言还不能证明什么,那么酒馆青年闹事之后,一切就得到了证实。
——真正的太平公主信奉者不是没有,但他们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皇帝,恨不能昭告天下说自己和太平公主有关,他们没那么傻。
况且,杀太平公主的是李隆基,不是李亨。
他们要行刺,目标也应该是李隆基才对。
因此……
李瑁结论道:“我觉得幕后之人对父皇非常了解,并且刺杀太子之后,无论成功与否都对他有利。这个人,一定是我大唐皇室,并且深居皇宫之中,否则做不成这样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