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85章 民怨沸腾
作品:《贞观合伙人》 新港,总督府。
“启禀高大使,这是釜山传来的密信。”
一个卫兵恭敬的将李丰田的信给了高表仁。
“嗯,你下去吧。”
高表仁接过信,没有撕开,而是仔细的检查了封口,确认无误了之后,才小心的撕开。
“高叔父,我用不用回避下?”
裴炎小声的问道。
“不用。”
高表仁一边看着信,一边回道。
过了一会,高表仁看懂了信,便点燃了一根火烛。
信件顷刻间便化为灰烬。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高表仁说道。
“有什么我们需要做的么?”高表仁不说,裴炎也不问。
“子隆,以总督府的名义,邀请尼子勇正和毛利元山,然后,秘密派人接触下畠山家的家主,畠山茂茂。”
“明白了。”
……
“哼,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孝德天皇得知了唐人开出的条件,顿时怒不可遏!
药师惠日不敢说话,只能苦着脸,等着天皇的训示。
“天皇陛下,臣看出来了,这唐人根本就没打算和我们谈!既然如此,请陛下迅速招兵,这一次,臣亲自带兵,我就不信了,他唐人也是人,有什么不可敌的!”
大野木玄马率先站出来,表忠心道。
“大野木君的忠心,我是知道的,只不过这一次,唉……”
“陛下,”这时,中臣镰足也站出来说道:“臣也觉得,唐人的要求太过无理,无论是哪个条件,都是以让我日本灭国为前提的!即便不是,也是名存实亡了!也就是说,唐人其实根本就不想谈,而是真的想要灭我日本!”
“那中臣君对此怎么看呢?”
“陛下,这一次,我觉得大野木说的有道理,既然唐人铁了心的想要灭我日本,那么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唐人虽然厉害,但是,臣认为,我们也不是胜算全无。”
“第一,新罗一战,就可以看出,面对距离遥远的战争,即便是大唐,也不见得吃得消。就从釜山的陆军只有四万人来看,就可以看出一二。所以,面对更远的我们,大唐派兵一定是有限的,而且,可能还是以海军为主。”
“目前大唐的陆军很多,但是海军却是有数的,而且,海上不比陆地,训练一个士兵可没那么容易。”
“这是其一,第二就是虽然釜山一战我们战败了,但却是非战之过。畠山将军很好的完成了他的任务,大家也看到了,即便是大唐,面对一心死守的我们,也不见得能占多少便宜,除非他们不怕付出伤亡。”
“而且,釜山一战,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应对大唐的火器,畠山将军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就是改用石造建筑,以及挖地洞地道。”
“水漫釜山虽然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事情,但是非常吃天时和地利,是正好赶上多年不遇的连绵大雨,再加上釜山城附近的特殊地形,才有了这个结果的。”
“而明日乡村却没有此地形给他利用,所以,只要我们坚壁清野,高筑城,深挖洞,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想必唐人来了,也不一定能把我们怎么样。”
“臣附议!”大野木适时的说道。
一文一武两大心腹都这么说,孝德天皇心中安定了不少。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陛下,当务之急,是迅速的扩军,然后征召民夫进行扩军和对于皇城的修建,留个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和粮食,作为固守的资本。还是和釜山的策略一样,只要我们固守住,到时候唐军久攻不下,必然就会退去。”
“臣附议!”大野木在一旁附和道。
“办法是对的,只不过,这样下去,会不会透支民生呢?”孝德天皇还是有些犹豫。
其实他内心是赞同了这一点的,只不过,他也知道这么做,必然使得民间哀声载道,刚建立起来的威信,必将荡然无存。
所以,事情可以做,但是,也得有个人去背锅。
“陛下,这件事情,就交给臣去做!为了天皇,为了国家,臣可以不惜一切!”大野木突然说道。
孝德天皇看了一眼大野木,心下虽然感动,但是却没有回应。
因为大野木的身份,背锅的分量还不够。
中臣镰足心中叹息,他知道,这个锅,只能由自己来背。
换句话说,他将要承担接下来来自各方势力的所有火力。
“陛下,这件事,就交给臣来做吧!”中臣镰足说道。
孝德天皇深深的看了一眼中臣镰足,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那就辛苦中臣君了!”
“为天皇效死,是臣的光荣!”
君臣二人的默契,都在不言中。
“陛下,既然日本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不光民间需要出力,那些大名们,也得出些力不是么。”
既然要做,那就索性做到底吧。
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只要自己可以顶住这波攻势,不管他们如何,自己的位置就一定稳如泰山。
……
接下来的日子当中,倭国上下的百姓可就倒了血霉了。
在大野木的带领下,开始大规模的强行征兵和拉壮丁,而且,不光如此,还纵兵抢粮。
这士兵一放纵了,那么各种奸淫掳掠,就必然会发生。
这些年,倭国看似国力有着巨大的提升,其实都是虚假的泡影。
这些钱都用来养兵了,并没有投入到民生当中,所以,百姓们过的并不比从前过得好,现在这么一纵兵,百姓们最后的口粮都被抢走了。
一时间,大规模的逃难潮兴起,纷纷躲着这些兵痞。
而且,不光如此,大野木还逼迫剩下的这些大名们要纷纷捐钱捐物。
理由是这一仗关乎整个日本的存亡,不能输,一旦输了,他们都将会不存在了。
再加上这些大名们早就被拔掉了利牙,只能消财免灾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效果也是有的,经过一番掳掠,短时间内,在皇城拉起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其中两万是精锐,三万是强征的。
此外还有将近一万的民夫劳力。
这些是倭国最后的国力。
至于民间的民怨沸腾,所有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