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太后临朝听政

作品:《南北朝

    沈约夜卧床中,迷迷糊糊中觉得舌头好像被割走了,痛不可耐,于是他拼命呼救。家人把他唤醒后,他仍觉得舌头有些疼痛。细细想来,梦中齐和帝萧宝融提着一把剑进来,硬是将他的舌头从舌根处切走。沈约越想越慌,忙嘱令家人找来一个巫师,为他释梦。巫师不等他说完,便说是齐和帝的鬼魂在作祟。沈约又忙请巫师做法,自己也每天祈祷,并焚烧忏悔文说:“内禅之事,全是梁主萧衍一人所为,与我无关。”谁知忏悔文凑巧被梁主派去为他治病的御医徐奘知晓。徐奘回到宫中,据实禀报。梁主不禁大怒,当即派中使去诘责沈约说:“禅让的诏书是你起草的,你怎么能都推在朕头上?”沈约愈加惶急,既怕梁主怪罪下来,又怕冥灵找自己算账,两忧相迫,没过多久,便到地下给萧宝融赔罪去了,享年七十三岁。

    梁主还算有情,赐他厚葬。朝臣恳请赐沈约谥号文,梁主则改成“隐”字。沈约一生撰写了许多著作,如一百一十卷《晋书》、一百卷《宋书》、二十卷《齐纪》、三十卷《宋文章志》、一百卷文集。又制成四声谱,自称穷神入妙。梁主萧衍不以为奇,并问参政周舍说:“什么叫四声?”周舍以“天子圣哲”四字为例,向梁主讲解平上去入的四声。梁主淡淡地回答说:“这有什么奇特的?”随即将韵谱搁起,没有使用。后来,韵谱却流传民间,被推为奇作。

    当时,与沈约齐名的还有江淹、任昉等人。江淹,字文通,萧齐时曾担任秘书监一职。梁主起事,他微服前去投靠,后来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封为醴陵侯。天监四年,江淹逝世,萧主赐他谥号宪。江淹年少好学,曾梦到有位神人交给他一只五色笔,从那时起他便精通文辞;晚年,江淹又梦到那位神人把笔拿回去了,从此他再也写不出一句妙言,当时人人感叹他江郎才尽。

    任昉,字彦升,他写文章总是一气呵成,辞藻华丽。据传说他的母亲裴氏一天午睡时,梦见有一面四角悬着铃铛的彩旗从天而降,其中的一只铃铛落入怀中。惊醒后,裴氏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下来的孩子就是任昉。萧齐末年,任昉担任司徒右长史一职。梁主入都,封他为骠骑记室参军,不久又晋封他为吏部郎中。天监六年,任昉出任宁朔将军,兼任新安太守。担任太守时,任昉清正廉洁,总是拄着拐杖亲自到百姓家里,为百姓排忧解难。任昉去世以后,百姓在城南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去祭奠他。梁主得知任昉去世,也追封他为太常卿,赐谥号敬。

    魏主元恪宠爱高贵嫔,将她册立为皇后。高皇后生性嫉妒,不准魏主接近后宫任何一位妃嫔。魏主仅有一儿一女,儿子偏偏夭折。魏主已是不惑之年,却还没有子嗣,因此不免心焦。碰巧宫中有一位胡充华,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容色殊丽,秀外慧中。相传胡充华刚落地时,红光四绕,她的父亲胡国珍异常惊奇,忙召来一个术士询问。术士回答说:“这女婴长大后定会大富大贵。”魏主元恪略有所闻,特意把她召入宫,册封她为充华。高皇后见她纤丽动人,当然对她很是嫉妒。怎奈胡充华巧言令色,一颦一笑都十分娇媚,竟让这位貌美性妒的高皇后也觉得她楚楚可怜,对她另眼相待。魏主元恪趁机与胡充华演了一出鸾凤缘,天子多情,美人有幸。不久,胡充华就挺着肚子在后宫来来去去。

    以前六宫的妃嫔都虔诚祈祷,但愿生下公主,不愿生儿子,胡充华却慷慨激昂地说:“国家原先立下的‘儿子立为储君,母亲必须自尽’的规矩十分苛刻,而且不近人情;但我却不怕一死,宁可为皇室留下一条血脉,也不愿因为贪生,而贻误宗嗣!”

    胡充华怀孕后,有人劝她服药堕胎,她不肯。晚上她还焚香,仰头发誓说:“恳请上苍让我生下一个男孩,就算是让我死,我也愿意!”不久,胡充华竟真的生下一名男婴,魏主为孩子取名元诩。因怕皇后嫉妒,以致儿子发生不测,魏主还特意挑了一个乳母,将他们安排在别的宫寝里,不但不准高皇后过问,就是胡充华也不能去看望。

    过了三年,元诩已经三岁,魏主想册立元诩为太子,下诏改永平五年为延昌元年。加封尚书令高肇为司徒,清河王元怿为司空,广平王元怀为骠骑大将军。这年初冬,魏主册立皇子元诩为太子,并一改旧制,废除了“皇子立为储君,生母必须自尽”的旧规。高皇后与高肇很是不服,劝魏主遵照旧制。魏主始终不依,反而晋封胡充华为贵嫔。高皇后更加愤恨,想毒死胡贵嫔。胡贵嫔忙向中给事刘腾求救。刘腾转告左庶子侯刚,侯刚又转告侍中领军将军于忠。于忠是领军于烈的儿子,他正愁没机会为暴毙的于皇后报仇,现在借公报私的机会来到眼前,他当即向太子少傅崔光询问计策。崔光附耳说了几句,于忠大喜,立即照办。才过了两天,魏主便下了一道对内的诏书,将胡贵嫔迁到别宫,并派亲军严加守卫,轻易不放任何人进去。高氏无从施毒,胡贵嫔得以安居无忧,颐养天年。

    清河王元怿怕重蹈彭城王元勰的覆辙,因而对高肇时刻戒备。一天傍晚,在与高肇陪魏主喝酒时,元怿借着醉意对高肇说:“陛下还有几个兄弟?为什么要将他们消灭殆尽呢?从前王莽借着渭阳的势力篡夺汉室的江山,如今高大人是不是也想效仿他呀?”高肇不禁惊愕,扫兴离席。不久天气大旱,高肇擅自审讯囚徒,宽赦了许多死囚。元怿又对魏主元恪说:“臣听说,为人君者不能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放手他人,不然就是对上天的亵渎,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这也是自古以来天尊地卑,君臣有别的原因。如今司徒高肇身为臣子,竟敢越权擅自审讯囚犯,再这样下去,天灾也不远了!”魏主元恪只是微笑,不发一言。

    第二年,魏恒、肆二州发生地震,死伤许多百姓。魏主担心这是上天给他的警告,于是更加提防高氏。转眼又是一年,这年冬季,梁涪人李苗以及校尉淳于诞投奔北魏,恳请立即攻取蜀地。魏主随即任命高肇为大将军,令他率十万大军攻打益州。侍中游肇劝谏说:“国家连年大旱,现在不宜用兵。而且蜀地地势险要,不易攻取,陛下怎么能轻信他人,轻率兴师呢?如果一开始就不谨慎决策,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魏主默然不应。

    转眼已是年末,过了残冬,便是魏延昌四年正月。高肇西去,还没有捷音,魏主元恪却身患重病,医药无灵,没几天就撒手人世了。侍中领军将军于忠、侍中中书监崔光、詹事王显、庶子侯刚立即到东宫将太子元诩迎入内殿,让他连夜即位。王显是高氏心腹,他忙对众人说:“太子明天登基也不迟啊!”崔光当即反驳说:“帝位一刻也不能空置,更别说等到明天了。”王显又说:“太子即位,也必须先通报中宫。”崔光接口道:“皇帝驾崩,太子继位,这是国家常典,哪用得着中宫来下命令!”当下太尉崔光和于忠等人向太子献上御玺,将太子请上皇位。第二天,宫中传出诏书,大赦天下,召回西讨、东防的各军;尊先帝元恪为宣武皇帝,庙号世宗;尊皇后高氏为皇太后,胡贵嫔为皇太妃。

    于忠与门下省侍中等官商议国事,说国君年幼,暂时无法亲政,还是请高阳王元雍以及任城王元澄,一同辅政比较好。商议已定,众人当即向高太后奏请。王显不愿让二王执掌朝政,于是假传太后的旨意,想将高肇请来。结果不等他有所行动,于忠等人已先发制人,将他拿下处死,并请出太保高阳王元雍与任城王元澄。朝中文武百官对此均无异议。

    高肇西至函谷关时,乘车的轮轴忽然断掉,他心里很是不安。后来又接到新国君召他回京的诏书,高肇更加惶恐。他怕朝廷有变,于己不利,急得朝夕哭泣,神槁形枯。匆匆回国后,家人来迎接他,他都不见,只是穿着孝服,连夜跑入太极殿,痛哭尽哀。高阳王元雍与领军于忠密议,打算除掉高肇,以绝后患。随即二人令卫士邢豹等人潜伏在中书省中,等高肇一哭完,于忠托词有要事商议,把他引入中书省。刚进门,于忠忽然大喊一声:“卫士在哪里?”邢豹等人应声而出,把高肇按倒在地。高肇正想张口喊冤,邢豹立即卡住他的喉咙,不让他出声。他的双手又被卫士反捆,动弹不得。邢豹再一用力,就见他眼出舌伸,一命呜呼了。当即一道诏书下来,细数高肇的罪状,说他畏罪自尽,夺去他的官爵,仅以士礼埋葬。到了黄昏,卫士抬出高肇的尸体,把尸体送回高家。

    高肇被杀,高太后焦虑不安,胡太妃趁机报怨,竟与于忠等人逼高太后出家为尼。从此,于忠专揽朝政,权倾一时。尚书裴植、仆射郭祚二人憎恨于忠专横,偷偷劝高阳王元雍贬黜于忠。结果元雍还没采取行动,于忠已先诬陷裴植、郭祚二人,勒令他们自尽,并罢免高阳王元雍,令他返居故邸。不久胡太妃被尊为皇太后,而有功于胡氏的于忠也晋升为尚书令,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刘腾为太仆,侯刚为侍中。

    胡太后的父亲胡国珍被封为安定公,兼任侍中。当时,胡太后的妹妹胡氏嫁给江阳王元继的儿子元乂为妻。江阳王元继是道武帝元珪的曾孙,胡太后晋封他为太保,封他的儿子元乂为通直散骑侍郎,他的儿媳为新平君,兼任女侍中。于忠、崔光等人又奏请胡太后临政,胡太后当即应允,垂帘听政。胡太后聪明过人,自幼饱读诗书,又擅长骑射,朝上她亲自裁决内外政事,随手批示;朝外她的骑射技艺也不让须眉,因此能稳住满朝的文武,指挥如意,游刃有余。听政将近一个月,她私下询问众臣于忠的品行如何。群臣揣摩迎合,料知太后对于忠不满,所以都说于忠不够称职。太后点头,随即封于忠为征北大将军,令他出任冀州刺史。于忠离开后,元雍立即上奏弹劾自己,胡太后于是安抚他,任命他为太师,领司州牧。不久,又加封清河王元怿为太傅,兼任太尉;广平王元怀为太保,兼任司徒,任城王元澄为司空,兼任骠骑大将军。元澄随即迎合胡太后的心意,奏请胡太后的父亲参政,胡太后当然允准。

    没过多久,群臣上奏时竟然称胡太后为陛下,胡太后居然也自称朕。十二月的时候,胡太后竟然代替幼主去宗庙祭祀。胡太后喜欢出宫游玩,但她经常在途中耐心听取吏民的冤屈,能裁决的,她立即裁决;一时没办法裁决的,她便交给官员办理。而且考核各州郡推荐的孝廉秀才以及官吏时,胡太后都是亲自去朝堂监考,再亲自阅卷,评定甲乙。

    第二年,北魏改元熙平。侍中侯刚杀了羽林军,按罪论处,应被革职除籍。胡太后因他曾为自己立功,只是轻微责罚以示惩戒。侯刚仍和从前一样参政,有时还跟着太后游幸宗戚、勋旧各家,往往宴饮到半夜才回宫。侍中崔光援经据典,说太后不能随便出游。

    胡太后此时已是游兴大发,随心所欲,怎肯听崔光的话,深居简出呢?历朝妇女多半信佛,胡太后自小深受姑母影响,自然也不例外。她特意令人在崇训宫旁建造了一座永宁寺,又在伊阙口建了一座石窟寺。两寺都极其华丽,京内外的僧尼都入寺瞻仰,络绎而来的人不下十万。扬州刺史李崇一再上奏,恳请胡太后将修建两寺庙的费用裁减一半,用来修葺明堂太学,奏章都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熙平三年,有人献上一只异龟,胡太后把它当成神异之物,并将熙平三年改为神龟元年,颁诏大赦,宴饮群臣。

    不久,传来灵寿公于忠的死讯,众人都觉得十分快意,胡太后却下令将他厚葬,追赐他谥号武敬。又过了几天,胡太后的父亲司徒安定公胡国珍也去世了。胡太后为父亲举行丧礼,格外隆重,追封父亲为相国太师,加号太上秦公,并迎来母亲皇甫氏的灵柩,将父母同墓合葬,称为太上秦孝穆君。当时谏议大夫张普惠据理力争,竭力劝谏,说“太上”这个称号不能随便施以臣民。胡太后没有理会。

    几个月后,出现月食,胡太后担心自己遭到天谴,便想为自己找个替死鬼挡灾。她密令心腹内侍去瑶光寺,毒死已当尼姑的高太后,随即声称高太后得病暴毙,然后为她草草办理丧葬。满朝文武毫无异议。自此,胡太后越发无所顾忌,竟与一位皇叔成就一段叔嫂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