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岁贫人华 第204章 绝对的顶级大牛!
作品:《重返93之完美人生》 “子坚,来!我给你介绍!这是杨教授,这位就是夏教授,他们两位都是咱们中科院的院士!夏老师,这就是我跟您提的那个年轻人,陆子坚!”
9月15日,周五,在把东方智造那边的底子基本上打好之后,陆子坚终于是腾出时间来,于是倪广南亲自带着他登门,来到了北大的家属院。
至于饮料厂订购设备之类的事情,又或者是汪飞允要辞职加入鼎丰食品,并将着手建立鼎丰食品的第一个研究小组之类的事情,在这一趟的拜访面前,简直都不值一提。
开门的是两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呃,在这个屋子里,的确是年轻人。
屋子里等着客人的,是一对已经头发花白的老年夫妇。
重生回到93年至今,这是第一次陆子坚在见人的时候,显得有些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实在是不得不满怀敬意。
而且跟对方的年纪并无多大相关。
在倪广南提前打过招呼之后,他提前做了功课,知道今天要拜访的这两位老人家,都是什么身份。
一家之主的这位老爷子,叫杨立铭,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北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而他的夫人,也是今天陆子坚要拜访的正主儿,夏培肃女士,电子计算机专家,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当然,也是中科院院士。
一家两院士。
讲真,陆子坚自己觉得,就算自己前后两辈子加一起,已经取得和可能会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在人家这对伉俪面前,也完全不值一提。
你再牛,无非就是挣了点儿臭钱而已!
所以,他开口就跪,把自己前后两辈子这点社交功力,毫不保留的一开始就全都使出来了,“杨爷爷好,夏奶奶好!”
两位老人家都很慈祥。甚至还都特意站起来,跟陆子坚握了握手。
夏培肃教授还特意说:“那天广南过来,提起你,把你的一些想法谈了谈,我觉得很好,想的很好!你想问题的角度,是我们这些整天就只知道搞些研究的人,所不具备的。这很好!你的那个,先做出市场来,用市场的力量反过来推动研发和生产,是一个很棒的思路!”
陆子坚赶紧说:“谢谢奶奶,您能赞同我的想法,我太高兴了。”
夏老笑眯眯的,说不出的慈祥,“赞同!赞同!那边广南过来一说,我就说,这个年轻人考虑得很有道理!我们搞改革开放嘛,这几年又提市场经济,我看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也要搞市场经济,国外就是这么搞的,人家很成功嘛!”
说到这里,老太太笑了笑,说:“广南说,你是个很少见的年轻人,有思考,我想过你很年轻,可是没想到,你会那么年轻!”
笑着回头看了自己的丈夫、杨老爷子一眼,她又继续说:“这小伙子长得,可真好看呀!是不是?”
杨老爷子咧嘴笑,认真点头。
然后又赶紧招呼倪广南和陆子坚都落座。
直到这个时候,倪广南才一回头,把刚才开门的两个年轻人介绍给陆子坚,“他们两位,都是夏老师的学生,这位是唐志敏研究员,现在在中科院计算研究所,这位是胡伟武,他是中科院直读的博士,现在也在计研所,是助理研究员,两位都是在芯片研究上很有些想法的天才啊!”
于是陆子坚赶紧起身,微微欠身地跟两个人握手。
第一位唐志敏,老实讲,陆子坚对这个名字没啥印象,但是这第二位胡伟武,他虽然不认识人,但是听到倪广南一介绍,他倒是忽然想起来一点什么。
虽然上辈子跟芯片设计行业没打过什么交道,但这个名字还是听过的。
龙芯中科的带头人嘛!
著名的国产龙芯芯片系列的研发者。
绝对的顶级大牛!
原来是夏培肃老师的亲传弟子,这就难怪难怪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在后世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听过唐志敏这个名字,但考虑到同为夏老师的学生,想必论天分、论才华、论能力,也是决不能小瞧的。
而现在,他们都还很年轻,看上去最多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
应该正是充满了创造力的时候。
而约定好的拜访,事先也有倪老师特意过来,双方是通过气的,今天的时候,夏老师特意叫了两个得意门生过来,那么很显然,这两位应该就是她要推荐的芯片研究方面的人才了——真是太好了!
在历史上曾经做出过龙芯系列芯片的大才,拿来研究设计几款要求低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电机控制芯片,这还有不成功的可能吗?
没有!绝对没有!
于是陆子坚执礼甚恭,“两位师兄好!”
也不知道他这个师兄是从哪里论的,只不过在场的人最多就是笑笑,没人戳破他罢了——然而,他们这些搞学术的人不明白,这才叫做示好。
只不过,等大家再次坐下,杨老爷子却是开口提了一个问题,“你想要搞的那个电动自行车项目,你确定在咱们国内能行得通吗?能有市场?”
说起这个,就来到了陆子坚的专业。
他回答的斩钉截铁,“一定有的。而且我个人的判断和预测,十年之内,我能把咱们国内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干到一亿辆到一亿五千万辆的存量,并且到了那个时候,每年实现产销一千五百万辆以上,应该毫无问题。”
听到这个答案,老爷子扭头跟老太太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
夏老太太问:“那么有把握?一定能做成?”
陆子坚面带笑容,再次回答:“奶奶,您容我吹个牛,做芯片设计,我一窍不通,但是论起做生意,我可以说,我是咱们国内前十名没问题。”
一屋子人闻言都不由得笑起来。
有没有人信搁一边儿,反正年轻,吹个牛并不算罪过。
然而,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个年轻人是愿意真金白银的把钱投进来的——这才是老两口那么大的学术大拿,居然愿意见见陆子坚,甚至愿意把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弟子一起都推荐给他的根本原因。
这个年代,国家调集那么大的力量,一次次的搞各种国家级的计划,拉最厉害的专家进组,也并不吝啬往里面投钱,都很难说见到了什么真的成果,哪可能有什么民间资金会愿意投进来做芯片的?
甚至,说句不客气话,民间已经有了些钱的那些人,知道芯片这个词的,又能有几个?
吹牛就吹牛嘛!
只要愿意投钱进来做芯片,就值得鼓励和支持!
(作者注:出于对真实世界人物的尊重,仅出场第一次,用加个竖号的方式避讳,以后再出场,将会改一两个谐音字,望诸位读者朋友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