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崛起 第86章 谈判桌上
作品:《商界游龙》 林默正在审阅一份标注"绝密"的文件。这是Global Tech提交的正式收购提案,厚达三百页。
"他们开出了惊人的条件。"财务总监李玲分析道,"除了3000亿美元的现金对价,还承诺保持管理团队独立,并注入500亿研发资金。"
"有意思。"林默放下文件,"他们比市场预期的更迫切。苏晓月,法务团队分析得怎么样?"
"合同条款非常复杂。"苏晓月说,"表面上给予很大自主权,但细节处处是陷阱。比如研发方向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Global Tech手里。"
陈芸从安全中心发来预警:"发现大量定向邮件,Global Tech在逐个接触我们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
"分而击之?"林默冷笑,"老套路了。李明远,实验室那边都知道这事了吗?"
"都知道。"李明远说,"但没人动摇。大家都明白,一旦被收购,真正的创新就难了。"
八点整,律师团队抵达。这些顶级并购专家将协助公司应对谈判。
"关键是信息控制。"首席律师说,"每透露一分技术细节,都会增加对方的筹码。建议在正式谈判前,签署最严格的保密协议。"
"同意。"林默说,"让法务部拟定协议。所有技术细节的讨论,都必须在我们的实验室进行。"
九点半,Global Tech的谈判团队到达。西装革履的精英们带着厚厚的文件走进会议室。
"林总。"对方首席谈判代表微笑,"我们带来了修改后的方案。价格可以再提高20%,外加更多的激励条款。"
"说说看。"
"首先是现金对价提升到3600亿美元。"代表打开文件,"其次,我们承诺在五年内追加1000亿研发投入。最重要的是,量子计算部门将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您和核心团队保持完全自主权。"
"听起来很诱人。"林默说,"但独立子公司是什么概念?具体决策权在哪里?"
代表略显尴尬:"当然,作为母公司,Global Tech会在战略层面进行指导......"
"所以还是要听命于你们?"林默打断他,"那请问,你们凭什么认为自己懂得量子计算的发展方向?"
会议室一片沉默。对方显然没料到林默会这么直接。
"林总,商业合作总要有些妥协......"
"这不是妥协问题。"林默说,"而是理念问题。真正的技术创新,来自于自由探索的激情,而不是所谓的'战略指导'。"
谈判陷入僵局。双方团队开始逐条讨论具体条款,但核心分歧始终无法弥合。
中午休息时,苏晓月收到市场反馈:"投资者对谈判进展很关注。有分析师认为,如果收购失败,股价可能大幅回调。"
"让他们猜去吧。"林默说,"对了,李明远,新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有重大发现。"李明远压低声音,"量子芯片在极限条件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性。这个突破可能带来技术革命。"
"很好。"林默说,"保密工作做好,这是我们最大的筹码。"
下午的谈判继续。Global Tech搬出了更多诱人条件:股权激励、期权计划、海外实验室。
"林总,请认真考虑。"代表诚恳地说,"我们的资源网络可以让量子技术更快实现产业化。这对整个行业都有好处。"
"产业化?"林默反问,"你们连技术原理都没搞清楚,谈什么产业化?"
"我们有全球最好的芯片制造能力......"
"但那是传统芯片。"林默说,"量子计算是全新的领域,需要从零开始构建生态。你们的经验,反而可能成为束缚。"
谈判室外,记者们在守候。市场期待着任何可能的消息。
"林总,对方CEO来电话。"苏晓月递过手机,"说要私下聊聊。"
通话持续了二十分钟。内容无人知晓,但林默的表情越发坚定。
"告诉团队,继续谈。"他对律师说,"但有一条原则:核心技术的决策权必须完全保留。"
实验室里,技术团队依然专注工作。外界的风波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创新热情。
陈芸的监控系统显示:Global Tech在暗中调查公司的专利布局,试图评估技术价值。
法务部在完善防御措施。任何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条款,都会被严格审查。
市场部收到客户询问:如果被收购,产品路线会有什么变化?
投资部在评估各种可能:独立发展的空间有多大?风险在哪里?
战略部在制定预案:如何在保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利用对方资源?
财务部在计算代价:被收购带来的约束,可能损失多少潜在价值?
张明分析市场数据: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开始分化,有人看好独立发展。
李明远的实验台前,新发现还在继续。这些突破正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谈判持续到深夜。双方始终在核心问题上僵持,但都表现出继续对话的意愿。
律师团队在整理文件,准备下一轮谈判。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