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丘逢甲提笔成文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丘逢甲,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台湾彰化人,出生于公元1864年,是清朝末期著名诗人,诗作近万首,有著作《岭云海日楼诗抄》传世。

    丘逢甲虽然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但他的父亲却是个读书人,对经书诗词无所不通,只是由于清朝政府已经腐败,家中没钱打通关节,所以屡试不中。他见丘逢甲有过目不忘之才,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面种田谋生,一面教儿子读书。

    在父亲的亲自教导下,丘逢甲自幼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四岁就能背《三字经》和《千家诗》,六岁开始读经书;到十一岁的时候,便已经读完《论语》、《尚书》和《史记》,对其中一些重要篇章都能背诵并且出口成诗,提笔成文,成为远近有名的“小秀才”,被乡里的人们称为神童。

    他十四岁那年,去台南参加童子试。不到两个时辰,丘逢甲便答完了卷子。考官见他在这次考试中年龄最小,交卷最早,诗词立意新颖,平仄准确,很是惊奇,便怀疑他的卷子是否有假,于是重新出了一套题目复试,丘逢甲依然一挥而就,方使考官对他的才华深信不疑。

    这考官也是个爱才之人,见丘逢甲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心中很高兴,便立即报告了主考官丁日昌。

    丁日昌听到报告后,立即带领一些考官前来召见了他,首先问道:“你为什么要用丘逢甲这个名字呢?”

    丘逢甲道:“因为我出生那年,恰好是甲子年,所以,我的父亲便以年取名,方为逢甲。”

    丁日昌听后,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巧妙,于是说道:“听考官说你很有文才,现在我就以你的名字出个上联,你来对个下联如何?”

    言毕,他便顺口念道:

    甲年逢甲子

    丘逢甲闻言,不假思索,便脱口对道:

    丁岁谒丁公

    谒,是拜见的意思。丁日昌一听,忽的明白,今年恰好是丁丑年,正好和自己的姓相合,而且用词彬彬有礼,更加感到他反应灵敏,顿时对他产生了好感。

    为了进一步测验他的才学,丁日昌又出了一道题目,让他写一篇文章。丘逢甲仍是未加思索,提笔便写了起来。半个时辰过后,一篇两千余字的文章竟一挥而就,而且文辞并茂。丁日昌看后,心中越发高兴。为了表彰他的才华,丁日昌当时就命人刻了一个“东宁才子”(台湾在明清时期称为东宁)的印章,赠送给他,以作为对他的鼓励。

    丘逢甲长大后,恰逢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他积极参加了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斗争,坚持抵抗日军,后来虽然兵败受挫,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被后世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