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词美兔活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苏,字廷硕,出生于公元670年,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少为进士,后迁左台监察御史,又晋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官至宰相。他为政期间,生活俭朴,关心百姓,发展生产,颇有政绩。在文学方面,又是著名诗人,与张说齐名,并称为“燕许大手笔”。

    苏小的时候,以聪敏好学、才华出众被称为神童。

    苏出身于宰相之家,他的父亲名苏环,字昌容,博览群书,很有学问,在中宗、睿宗时连当两朝宰相,可谓门庭显赫。

    显赫的门庭,给苏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身居要职的父亲,更是望子成龙,从小便教苏读书识字。苏也很争气,继承了父辈酷爱读书的优良传统,加之天资聪慧,一千多字的文章只看一遍,就能背诵,父母都很喜爱他。

    但是,苏的刻苦读书,并不是按他父亲要求的那样闭门读书,而是喜欢把书读活。为此,他每读完一部著作,都想对别人说说,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发现在家中干活的那些佣人,有的也读过一些书,每当他把自己读过的内容像讲故事一样讲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些有文化的佣人,见少主人愿意和他们接近,都很高兴,也都把自己所知道的讲给他听。更使他感兴趣的,是那些佣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还有一些民歌民谣。

    不久,苏便和家中一些佣人成了朋友。他的父亲苏环知道后,对他大发雷霆说:“你身为相府少爷,不把精力放在读书上,竟和那些奴仆混在一起,成何体统?我苏氏门庭几代为官,你现在不闭门读书,将来靠什么去继承苏家产业?今后若再与他们来往,我将把你赶出家门!”

    开始,苏遵照父亲的教训,也着实闭门读了几天圣贤经典。可是不久,他便感到闭门读书,书本知识的确多了一些,但思想却空虚了,特别是在写诗作文章方面没词了。他再也不甘心闭门读书,但又怕父亲责备,便想了个办法:父亲在家时,闭门读书;父亲上朝或出门时,仍和那些佣人在一起。母亲发现后劝他,他依然我行我素。结果,在他八岁那年十一月的一天,他的行踪被父亲发现,认为他不可救药,一怒之下,把他赶到了马棚,意思是想叫他过过奴仆的生活,受几天罪,忍受不住时,就能痛改前非,彻底悔悟,到那时,再让他回到书房。

    苏环没有想到,他这样做正中苏下怀,他再也不用弄虚作假地闭门读书了。他来到马棚之后,把读书和与佣人交谈及写诗作文,在时间上作了科学的安排。白天,佣人们各自去干活,苏就专心致志地读书;晚上,佣人们回来了,苏便坐在炉火旁听他们讲一天的见闻;待佣人都睡了,他借着未熄的炉火光亮,继续读书。第二天天一亮,他便将头天晚上听到的,或写成日记,或写成诗篇,或作成文章。

    一晃两个月过去。有一天,苏环下朝回来,晚上在庭院散步,忽然记起了关在马棚中的儿子,便向马棚走去。他要看看儿子在这里的生活,问问他在这里“改造”得怎么样了。他悄悄地靠近马棚,从窗口往里一看,佣人们都睡了,鼾声一个比一个打得响,儿子苏正独坐炉火旁,聚精会神地读书;由于天气寒冷,炉火微弱,儿子一会儿跺跺脚,一会儿搓搓手,但眼睛却始终未离开书本。苏环为儿子如此刻苦读书而高兴,也以为他彻底悔悟了,于是便走了进去。

    他询问了苏这两个月的情况,拿走了苏的全部诗篇和文章。他发现,苏的学业有了很大进步;他更发现,苏的诗和文与在书房写的截然不同,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他非常感动,亲自把儿子接回了书房,眼睛有些湿润地说:“好孩子,有志气,为父错怪你了。从今以后,就按你自己的意愿去做吧!”小苏眼睛也湿润了,一下扑到父亲怀中,亲热地说了一声:“谢谢父亲!”

    苏自幼刻苦读书,特别是经过马棚苦读后,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赋诗作文方面,更是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通过这个事件,使苏环认识到,儿子在诗文方面之所以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是因为他接触了群众,接触了生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于是,他不仅亲自将苏接回了书房,放开了对苏的约束,而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地带苏外出行猎,游山玩水。苏更是眼勤、脑勤、手勤,每次外出回来,都要把所见所闻写成诗篇和文章,送给父亲修改和评点。

    这一日,苏又随父亲外出行猎,满载而归。高兴之余,苏环忽然指着挂在走廓墙上的一只雪白的死兔,让苏写一首诗。

    苏稍加思考,随口吟道:

    兔子死蓝弹,将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无疑月中看。

    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力,说虽然是只死兔,只要用圆镜一照,就成了月中的玉兔了。

    苏环听了,拍手称赞说:“好一个‘镜中照’、‘月中看’,真是写活了!”

    此后,苏环更加喜欢苏,并且常常和他一块写诗作赋。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由于自幼勤奋读书,吃苦耐劳,长大后不仅成了一位很有名的文学家,而且十九岁时便考中了进士,后被唐玄宗封为中书舍人。这时他的父亲苏环官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掌机枢,很是荣耀。朝廷中诏旨、诰文等重要文件,都由苏拟定,很受玄宗信任。当时朝中有个叫李峤的中书令,少有文辞,十五岁通《五经》,二十岁擢进士,后官至宰相。由于他以文辞著称,和当时著名文人苏味道、崔融、杜审言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可见其名气和影响;就连他也很佩服苏的才华,曾对其赞叹说:“苏思如涌泉,李峤实在是比不上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