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高奇童毛奇龄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号初晴,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经学家。
他小的时候,曾以十三岁考中秀才而被传为佳话,更以刻苦读书、勤奋好学而被称为“双高奇童”。
对于毛奇龄“双高奇童”的来历,还须从他小时候就勤学苦读谈起。
公元1623年7月28日凌晨,一个婴儿呱呱降生在江苏萧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中,父母为他起名叫毛奇龄。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喜欢读书,四岁读《大学》,过目就能背诵下来,正如《清史稿·毛奇龄传》中所记述的:“四岁,母口授《大学》,即成诵。”
别看毛奇龄的年纪小,读起书来却十分刻苦。他每日黎明即起,去一个小树林中背诗,直到母亲再三去叫,才回家吃饭;晚上,他挑灯夜读,常常是父母都睡觉了,他还要坚持读几篇;严冬,他手冻得不能屈伸,便反复搓上几遍,再继续写字;三伏天,蚊叮虫咬,他不觉得,汗水流进了眼睛,他用毛巾擦擦照读不停。
由于他长年坚持不懈,三年中便读完了“四书”和“五经”。
他家既为书香之家,藏书当然不少,仍被他很快就读完了。他父亲有一个叫祁季孙的朋友,藏书众多,他便常去借阅。祁季孙对毛奇龄的聪明久有所闻,当然乐意把书借给他,不过给他作了两条规定:一是限期归还;二是每读一部书,必须把读后的收获记载下来,到还书时一并送给他。这一来,更加激发了毛奇龄读书的积极性和刻苦性。
一晃两年过去,毛奇龄去还借读的最后一本书,祁季孙让人把毛奇龄读过的书全部装在一部车子上,把他写的读书笔记装在另一部车子上,带着毛奇龄一块来到毛家,对他的父母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他两年来在我那儿借读的书,和奇龄的个子一样高;这是他读书后写的读书笔记,也几乎和他的个子一样高。现在,我把奇龄也带来了,送给你们一个‘双高奇童’!”
此时,院中来了不少人,听了祁季孙的介绍,又看到毛奇龄读过的那车书和写的那车读书笔记,无不叹服地称赞说:“‘双高奇童’,名副其实!”
毛奇龄的父母更为儿子的少年有志而高兴,为祁季孙两年来对儿子的悉心培养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公元1636年秋,萧山举行童子试,毛奇龄也由他父亲的好友祁季孙带了去,准备参加童子试。这年,毛奇龄仅十三岁。
所谓童子试,和童子科不同。童子科是朝廷选拔十岁以下有才童子而设的科目,通一经,并通《孝经》、《论语》,每卷能背诵十篇的可以做官;每卷能背七篇,赐出身。所谓出身,就是一种资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证,有了“出身”,就可以做官。而童子试则不同,童子试是科举时代比赛性的考试,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参加这种比赛性的考试,不分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考中者授予“秀才”称号。“秀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而不是官职。
毛奇龄来到考场一看,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最小的也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了。只有毛奇龄年龄最小,头上扎着朝天辫,带着一脸稚气,十分引人注目,不大一会儿,便围来了许多人。
有的私下问道:“这小孩也是来考试的么?”
有的回答是:“是来看热闹的吧!”
还有的说:“不一定,甘罗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是已经成宰相了么?”
也有的说:“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说不定他还能一举得中呢!”
正在这时,负责这次考试的官员陈子龙走来,问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干什么来了?”
毛奇龄毫不紧张,张口答道:“本人姓毛名奇龄,字大可,号初晴,今年一十三岁,是来参加童子试的童生。”
陈子龙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见毛奇龄毫无惧意,谈吐大方而流利,已有几分喜欢。为了试试他的才气如何,便又以联对的形式,半开玩笑似地对他说:“黄毛未退,敢来应试?”
毛奇龄并不示弱,顺口接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
鹄是一种展翅万里的鸟,它在准备飞起的时候,总要先拍拍翅膀,呼呼有声,这就是它要飞起的信号。毛奇龄的意思是说:你别看我年龄小,可是我有志气,将来要像那大鸟一样展翅飞翔;这次来参加童子试,只不过是想来练练翅膀罢了。
陈子龙听后,深为他的才思敏捷和宏大志向而叹服。
考试开始,试题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以“春蚕作茧”为题,写一首诗,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当其他考生都在那里咬笔皱眉、搜肠刮肚找词的时候,只见毛奇龄稍加思索,便提笔写道:
经纶犹有待,
吐属已非凡。
仅此两句,陈子龙看后便拍手叫绝,断定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这次考试结果,毛奇龄以诗文俱佳而考中第一名,授予秀才称号。
毛奇龄长大后,终于以博学多识而成为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
公元1679年,他被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一举得中,授翰林院检讨,做《明史》纂修官。但他厌烦官场生活,遂于1685年以探亲为名,请假回家,实际上却在杭州租赁了一套房子,隐居起来,从此再不复出。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主研经学。其著作后人编为《西河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