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百药掌故惊学者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李百药,是隋朝文帝杨坚时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隋文帝时受封礼部员外郎,兼桂州司马;隋炀帝时,由于他好上书直谏,炀帝非常讨厌他,改任步兵校尉;唐朝建立后,以才被封为中书舍人、宗正卿等职。
李德林四岁能诵《三都赋》,15岁系统读经书,更以写文章震惊京都“三才”,被誉为“神童”。到十八九岁的时候,他便做了中书侍郎。因为李德林本人很有学问,所以对儿子的学习也很重视。为了提高儿子学习的积极性,他用了当初父亲对他的教育方法,每当公事完毕归家,便和儿子比赛背诗、诵赋、作文章。李百药本来就天资过人,模仿力强,四五岁时,见父亲读经书,他也读经书;见父亲写文章,他也练习写文章。到七岁的时候,李百药写出的文章就已具文采,满篇生辉了;加之父亲李德林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到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且对书中的主要章节背诵如流,尤其对一些典故更是记得清楚。
有一天,他的父亲和前来拜访的朋友切磋学问,议论起南朝文学家徐陵的一篇文章。对文章中所提到的“刈琅邪之稻”这个典故,却忘记了是怎么回事。他们去查各种资料,但典籍浩瀚,史书如山,如同大海捞针,谁也记不清在哪本书中记载此事。他们足足翻阅了两个时辰,仍然一无所获,累得大家狼狈不堪,叹气不止,一个个嘴中不停地念叨:“‘刈琅邪之稻’,本来很是熟悉的,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恰在这时,13岁的李百药从外边走进来,见他们一个个念叨“刈琅邪之稻”,觉得奇怪,便问道:“这是一个典故,叔叔伯伯们念叨它做什么呢?”
父亲李德林猛地愁眉一展,有些惊喜地问他说:“是啊,这是个典故,可我们却都记不得它的出处了,你读到过么?”
李百药回答:“我在读《春秋》时,记得其中有一句话,叫‘禹阝子藉稻’,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又读了西晋一个叫杜预的大学者写的书,书名叫《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注解这句话时说:‘在琅邪’。我猜你们今日说的可能就是这个典故吧?”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无不点头称是,然后高兴地称赞他说:“好个李百药,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你一个孩子记得准确,真和你的父亲当年一样,也是个‘神童’啊!”
李百药长大后,以才华出众,很受隋文帝器重,被选入朝中做官。在为官期间,他根据父亲李德林所作《齐史》旧稿和其他有关资料,重新写了一部《齐史》,名曰《北齐书》,文笔生动,很有特色,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