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6章 奕?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作品:《重生成慈禧

    咸丰考虑到了朝政的维持问题。他不仅留下了一些大臣在北京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还特意挑选并带走了一部分重要的官员和侍从。然而,他的离开却给北京的民心和政治局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京城,在英法联军的侵略下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咸丰带着皇后、懿贵妃、载淳以及后宫中的其他佳丽,于1860年9月22日匆匆离开了圆明园,踏上了前往避暑山庄的路途。咸丰帝的这次出行迅速传遍了整个北京城,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个消息。毕竟,此刻咸丰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咸丰帝此番不仅带走了一些重要的官员和侍从,还组织了大批的骑兵护送。这样的举动无疑让人们感到震惊和不安。

    咸丰帝的离去并未让清军将士们摆脱后顾之忧,相反,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被抛弃的痛苦。这种情绪在军队中蔓延开来,使得清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也是清朝历史上首次出现皇帝出逃京城的情况。在咸丰帝离开之后,清军的人心开始动摇,而英法联军则趁机长驱直入,最终于10月6日成功占领了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百姓们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圆明园在10月18日和19日焚烧了圆明园。

    奕?临危受命总领一切事宜,他本想通过几次战斗争取一些谈判的筹码,可是连战连败,清军已没有胆量与联军交手。清军固守在城池上也惶惶不安。圆明园的火光在夜晚照亮了北京西北的天空,使的人心更加不稳。于是,恭亲王奕?不得不着手加紧与联军议和。

    奕?深知此次议和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多的麻烦。他决定采取拖延战术,与联军代表展开谈判。

    在谈判桌上,奕?试图为清朝争取更有利的条件。然而,联军代表态度强硬,丝毫不肯让步甚至说要继续进攻。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奕?倍感压力。他明白,清朝此时已是弱势一方,英法联军说若再僵持下去就攻入紫禁城,奕?明白联军一旦攻入象征皇权的紫禁城清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严会颜面扫地,不能再拖了!

    经过数日的拉锯战,奕?终于做出妥协,分别与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尽管心中满是无奈与屈辱,他也只能默默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1860年10月24日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该条约的内容是:

    1. 确认中英《天津条约》的有效性。

    2. 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此外,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完全确认了英国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获得的侵略权益,还对中国进行了新的勒索。通过这个条约,英国从中国再次割占了领土,勒索了大笔赔款,又一次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条约还确认了英国公使驻京的权利,使英国可以就近干涉清政府。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向中国政治中心地区扩张。同时,条约准许华工出洋,使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侵略者贩卖华工的行为合法化。

    1860年10月25日奕?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签订的《中法北京条约》。内容有:

    1. 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有效性,并增加赔款至800万两白银。

    2. 清朝同意归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 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奕?虽然心有不甘,可是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