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英法联军撤军
作品:《重生成慈禧》 英法联军的总兵力大约有 25000 人,其中英军大约有 18000 人,法军大约有 7200 人。当他们闯入圆明园、清漪园和静明园时,每一个士兵都满载而归。根据最保守的估计,中国失去了至少 150 万件珍贵的宝物,还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当时,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而法国则自封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国家。因此,英法联军觉得清朝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认为这是一种文明对野蛮的驯化和教育。
中国北方秋天的天气往往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农民在这个季节收获。而1860年10月北京的雨水比往年多了很多,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白天联军们的秋衣已抵挡不住寒冷,晚上联军们更是冷的不能入睡, 问当地人当地人都说11月河面就要开始结冰。其实百姓说的是农历的十一月,而联军误以为是公历的11月。联军更担心冬天大雪封路他们的武器补给不能及时送达,联军都认为待在北京的时间超过11月8日将会非常危险,严酷的天气将成为联军的头号大敌。
1812 年,拿破仑率领着他那庞大的 60 万法军,气势汹汹地向俄国发起了进攻。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企图通过攻占莫斯科来逼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屈服于他的脚下。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9 月 14 日,法军成功攻入了莫斯科,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一座被俄军无情焚烧殆尽的空城。俄军在城破之前,毫不留情地摧毁了所有的补给物资,使得法军陷入了严重的补给困境。而更为糟糕的是,寒冬的阴影正逐渐笼罩而来,给法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奈之下,拿破仑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撤退。10 月19日,法军开始踏上归途,但等待他们的并非一帆风顺。在撤退过程中,他们不断遭到俄军的袭击骚扰,同时也难以适应俄罗斯严寒的冬季气候。最终,当法军撤回法国时,只剩下不足两万人,这无疑是一场惨痛的失败。因此,法国人对于恶劣天气的恐惧深入骨髓,四十八年前那场灾难性的经历让他们刻骨铭心。
就连法军司令蒙托邦也早已在九月初便悄悄地筹备部队的回撤事宜。蒙托邦当时甚至想不管英军是不是撤退,能不能攻入北京在冬天到来前一定要撤离这个国家。
1860 年 10 月 24 日25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正式签订,清政府按照约定交付赔款。当蒙托邦将军看到这一幕时,他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补给线过长以及对冬季严寒天气的畏惧,他们无法长期留在北京。如果继续停留下去,很有可能会重蹈法俄战争中的覆辙。因此,在完成条约交换后,英法联军迅速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
当清朝军队得知英法联军开始撤退时,他们感到如释重负,仿佛获得了一次大赦。毕竟,在八里桥之战中,清军遭受了惨重的失败,他们的胆子已经被打破了。此时的恭亲王奕?见联军撤退也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相信英法联军并不是想要推翻大清的统治,而是仅仅为了割地赔款。于是,他严令各地兵勇要维持好国内百姓的秩序,不得生乱。
就这样,清朝政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英法联军押着一箱又一箱的宝物返回天津,并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装船运走。这些宝物包括圆明园的珍宝和文物,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但如今却成为了侵略者的战利品。这场侵略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重要的是,它摧毁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11月12日天津码头,当英法联军最后一艘战舰从津门提督的视线中消失,津门提督令属下将写好的奏折发往热河和北京。
英法联军撤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