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章 学习各种技能,提升生活知识
作品:《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还可以给那些常来的客户一些优惠,拉住回头客。”
许灵均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李大爷,您这经验可太宝贵了。”
李大爷笑着摆摆手,“这都是多年摸索出来的,我还在不断琢磨改进呢。”
“当然,李大爷,我还想问一下,不知道你们这个大酒缸是从哪个地方买来的?我现在需要一些。”许灵均好奇地问道。
“哦,你说的这个大酒缸啊,我告诉你,是在县城外五公里的一个叫做山王庄的地方买的。”
李大爷回忆着,“那个山王庄啊,有个专门做陶器的匡师傅,手艺可好了,他做的酒缸又大又结实,密封也好,用来酿酒最合适不过。”
许灵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李大爷,您能给我详细说说怎么找到那个师傅吗?”
李大爷笑了笑,“没问题,灵均,你去了山王庄,就找村口的那棵大柳树,师傅的作坊就在大柳树旁边。他家门口还堆着一排子酒缸,很好认的。”
许灵均感激地说道:“李大爷,太谢谢您了。等我把粮食弄来,咱们的酿酒事业就能更红火啦。”
李大爷拍了拍许灵均的肩膀,“灵均啊,就靠你啦,咱们一起努力,让大家都能在冬天喝上热乎的好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灵均和李大爷都充满了期待,他们盼望着粮食的到来,盼望着酿出更多美味的白酒,为大家带来温暖和慰藉。
“所以啊,你要是需要酒缸的话,就去那边找找看。你只要提我李大军的名字,那师傅肯定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李大爷一脸热情地向许灵均说道,眼神中充满了肯定和自信。
“好的好的,那就多谢李老爷子了。”许灵均连忙点头致谢,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
“这样,我跟您说,等您把这些中药全部吃完了之后,一定要再到诊所里找我拿中药。持续用药才能有助于彻底把您的这个病痛治好,免得留下病根,以后受苦。”许灵均目光关切,语气诚恳地叮嘱着李大爷。
“好的好的,那就多谢灵均你了。”李大爷连连应承,脸上满是对许灵均的信任和感激。
就这样,许灵均告别了李大爷家,转身朝着下一家牧民的住处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心中怀着对了解每一家牧民具体情况的期待。
要知道,整个敕勒川牧场上的广大牧民,虽说不上各个都身怀绝技,但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本领和手艺。
毕竟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哪怕是已经快到了 70 年代中期,广大农民对于自己所需的物品,大多还是依靠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不像后来的时代,许多传统的工艺手法在岁月的洪流中逐渐消亡,消失殆尽。
在这个过程中,许灵均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每家每户汲取着知识和技能。就如同他向杨老爷子学习杨氏太极拳以及烹饪技术时,他展现出了极高的悟性和热情。
他用心领悟着太极拳每一个动作的精髓,感受着身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烹饪时,他仔细琢磨着食材的搭配和火候的掌握,努力让每一道菜肴都色香味俱全。
许灵均发现自己在烹饪、木工、以及竹制品编制方面有着出乎意料的天赋和兴趣,进步飞速。而在学习董大爷的木工工艺以及刘瘸子的珠制品编制工艺时,他同样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董大爷的木工工艺精湛,每一件作品都展现出他多年积累的深厚功力。许灵均跟在董大爷身边,仔细观察着他的每一个动作,从挑选木材到测量尺寸,从切割打磨到组装拼接,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他用心记住董大爷传授的技巧和经验,然后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刘瘸子的竹制品编制工艺,则充满了巧思和创意。
那些粗细不等的竹子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经过他的巧妙编织,变成了各种精美的饰品和实用的物件。
许灵均也被这种神奇的技艺所吸引,虚心向刘瘸子请教,认真学习每一种编织方法和图案设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灵均在这两项手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虽然还不能说已经超越了董大爷和刘瘸子,但也已经快要赶上他们的水平。他所欠缺的,只是更多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当许灵均将自己家的木床、木凳、木桌子、甚至木碗、木盆以及各种木质物品逐渐打造完成之后,他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一件件精心制作的木器,不仅展现了他的手艺,更凝聚了他的心血和努力。通过这些手工实践,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制作工艺有了质的提升,已经快要与董大爷和刘瘸子相持平了。
他在心中暗暗想,如果后续能够继续不断地制作和钻研,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或许有一天,董大爷和刘瘸子的手艺都要被他超越。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目前还不是急于实现的时候。
毕竟在现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必要过于追求通过这些手艺来获取更多的收入,那样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
所以,许灵均在学习和提升自己手艺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清醒和谨慎。他深知自己的行为,不能给他人带来困扰和威胁,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环境的要求。
但是,对于向大家学习和获取这些手艺的机会,许灵均却是毫不放过,不遗余力。他深知这些传统手艺的珍贵和价值,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它们传承和发扬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也与广大牧民们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和联系。
许灵均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他能够在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贡献。
许灵均对于酿酒技术的学习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充满了热忱与执着。每当李大爷开始酿酒的日子,许灵均总是早早地来到李大爷家。他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李大爷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
选粮的时候,许灵均跟着李大爷仔细分辨每一粒高粱、小麦和大米的品质。李大爷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挑选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的粮食,告诉他优质的原料是酿出好酒的基础。许灵均认真地听着,不时用手轻轻摩挲着粮食,感受着它们的质地和差异。
到了发酵的关键步骤,许灵均更是全神贯注,李大爷一边调整着温度和湿度,一边给许灵均讲解其中的诀窍。
“这温度啊,不能高也不能低,湿度也要恰到好处,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精心。”许灵均连连点头,手里拿着温度计,认真记录着每一次的数据,不断总结经验。
蒸馏的时候,许灵均站在炉灶前,按照李大爷的指导控制着火候。他的眼睛紧盯着火苗,根据酒液的流出情况及时调整火势。汗水从他的额头滴落,他也顾不得擦拭,一心只想着掌握好这关键的火候。
接酒的时候,许灵均小心翼翼地拿着酒桶,在李大爷的提醒下准确地判断着头酒、尾酒和中间的精华部分。
“灵均啊,这头酒太冲,尾酒太淡,可都不能要,中间的才是好酒,所以头酒和尾酒要做特别的处理,不能坑了大家。”许灵均仔细观察着酒液的色泽和流淌速度,确保接到的都是最纯正的美酒。
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灵均也有过失误和困惑。有一次,因为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发酵的效果不理想,酒的味道有些偏差。
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地向李大爷请教,反复琢磨问题所在。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学习中,许灵均逐渐积累了经验,对酿酒技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他不断尝试着自己动手操作,从生疏到熟练,从紧张到自信,每一次的进步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
许灵均心中一直盘算着一件大事,那便是购买一些大瓦缸。他的目光坚定,思绪不停地围绕着这个计划打转。
对于许灵均来说,购买这些大瓦缸有着至关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用来酿制各种各样的酸菜。他深知,在这广袤的西北大地,冬季的食材相对匮乏,而腌菜和咸菜便成了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倘若没有那些大缸,想要大规模地酿制腌菜、咸菜,甚至是泡菜,简直是天方夜谭。”
许灵均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这些大缸在他的构想中,就如同一个个神奇的魔法容器,能够将普通的蔬菜转化为美味可口、能够抵御寒冬的食物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