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遵宪十岁成诗人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黄遵宪,字公度,号水苍雁馆主人,出生于公元1848年,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光绪年间的著名外交家,先后任驻日使馆参赞,驻英国伦敦使馆二等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等职;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其著作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传世。

    黄遵宪九岁那年,在私塾已经读了多部经书,如《论语》、《史记》、《汉书》等,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到十岁那年,老师才开始教他读诗、写诗。当时,老师为了摸清他有没有学过诗,以及写诗的素质如何,便以“一路春鸠啼花落”为题,让他先行试笔,却未料到他竟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写出一篇诗来,其中两句是:

    春从何处去,鸠也尽情啼。

    老师听了,感到该诗不但韵律规范,而且很有新意,不由得大为惊奇,于是问他说:“你入学读书以来,我并没有教你写诗,你是怎么学会写诗的呢?”

    原来,黄遵宪出生于一个仕宦家庭,家中人多知书会文,特别是他的祖母,年轻时就是一位大家闺秀、有名的才女,自来到黄家后,一直没有丢掉读诗写诗的爱好,并以此一代一代地培养着她的儿孙们。黄遵宪作诗的本领,就是从他的祖母那里学来的。

    那还是他刚刚三岁的时候,祖母便在落满月光的院子里教黄遵宪学儿歌:

    月光光,秀才娘,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外一口塘。

    放个鲤鱼八尺长。

    结果,当祖母领着他念了一遍之后,再念第二遍的时候,祖母念出第一句,他就能接第二句了,乐得祖母合不拢嘴。

    接着,黄遵宪便开始学读诗,学写诗。到他六岁去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博览了自三国两晋以来的名家名篇,能背诵如流的就达六百余首,并且在祖母的耐心指教下,学会了写诗押韵。

    听完了黄遵宪学诗的陈述,私塾老师很是激动,便于第二天把他的祖母请了来,又以杜甫的名句出了个题目:一览众山小,命黄遵宪吟一首诗。

    黄遵宪稍加思考,便吟出一首,其中两句是: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

    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感到惊奇;但更为兴奋的是他的祖母,感到这句诗的意境,比杜甫原作的意境又高了一层,不由得激动地对老师说:“这孩子在您的指导下,作诗越发有长进了!”

    私塾老师则说:“这几年来,我并没有教他写诗,他在来读书之前,就已经是很有才华的小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