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年梁启超才智过人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梁启超是我国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的改良主义政治家、启蒙宣传家和杰出的学者。他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都创立过独到的学说,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投身“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战斗行列,猛烈抨击清政府的统治,宣传改良主义思想,积极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73年出生在广东新会县熊子乡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父亲梁宝瑛,以读书和教学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母亲也粗知诗书。梁启超自幼聪敏,才智过人。4岁起就在父亲和母亲的教导下诵读四书五经。书中的文句,往往讲上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他还常常捧起一本书,在父亲的书房里,模仿父亲的样子,踱着步子高声吟诵,惹得父母好不欢喜。到了9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写出洋洋千言的八股文章了。就在这一年,他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船前往广州参加童子考试。

    这一天,同船的人都是前去应试的,有不到10岁的娃娃,也有屡试不第的几十岁的老童生。美丽的西江,碧波荡漾。客船扬起风帆,顺流而下。远处是隐隐的青山,从两岸不时飘来阵阵稻花的清香。两岸的景致激发了人们的兴致,不知是谁提议赋诗连句,立刻得到众童生的响应。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吟咏起来。突然,梁启超吟出两句诗:“太公垂钩后,胶鬲举盐初。”语惊四座,众生哗然。这两句诗构思新颖,用典贴切,对仗工整,抒发出梁启超儿时的豪迈志向。

    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姜太公是商代隐居的贤士,他听说文王善用良才,就故意到渭河观垂钩,以试文王。果真文王慧眼识才,招纳了姜太公。胶鬲原为殷纣王的贤臣,因武王伐纣,隐姓为商,以贩卖鱼盐为生。文王得知,四处寻找,终于找到并推举为自己的近臣。梁启超在这里以姜太公、胶鬲自喻,表现出他宏大、高远的志向。

    虽然这次考试梁启超没有考取,但他舟中赋诗的故事却不胫而走。人们赋予了梁启超一个“神童”的称号,从此梁家“神童”的名声传遍了新会县的大小乡材。

    10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梁启超独自在院中玩耍,看到满院开放着艳丽的桃花,便随手折下一枝,坐在石凳上观赏。正在这时,父亲和那个朋友走过来,梁启超怕受责备,赶忙把桃花往袖里掩藏。可是还是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提出让梁启超对一联,如对得出,可免受处罚;对不出,则加倍严惩。

    父亲的上联是: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启超稍加思索,随口答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父亲的朋友异常惊讶,也出一联让他回答:

    “推车出小陌。”

    梁启超立即回答:

    “策马进长安。”

    那个朋友连声夸赞:“了不起!了不起!不愧为梁家‘神童’啊!”

    梁启超家的北面,有一座秀丽的熊子山。山顶耸立着象毛笔一样的七级凌云塔。站在塔顶,远处珠江三角洲的盛景,可以一览无余。一次,11岁的梁启超到塔顶去游玩,极目望去,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道登塔诗:

    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

    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

    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

    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

    我欲问苍天,苍天常默默。

    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

    搔首独徘徊,此理终难得。

    虽然此诗写得并不十分精彩,但却表现了梁启超力图探索自然界变化的奥妙、敢于质问苍天和孔子的豪迈气魄,显示出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勇敢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梁启超不畏强权、立志变革的性格已经在这首诗中显露出来。难怪,梁启超的祖父读过此诗之后,大声训反:“你竟敢冒犯昊天圣人,真是大逆不道啊!”

    1884年,也就是梁启超11岁那年,他又第二次前往广州应考。由于梁启超的聪颖和勤奋,终于考中了秀才。接着他又考入了广州著名的学堂“学海堂”,开始了他对中国经书史籍的系统学习。经过4年艰苦的努力,梁启超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1889年,16岁的梁启超带着“学海堂”苦读的成果,参加了广州的乡试,榜列第8名举人。主考官礼部侍郎李端惊叹梁启超过人的才华,特地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

    得中举人的梁启超,风华正茂,意气昂扬,毫不迷信所谓的大家权威,他的才华往往令渺视他的豪门名流不得不折服。

    一次,他北赴京城,途经武昌,前往总督府想要拜见当时名噪一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递进去的名帖落款处,梁启超故意写上:“愚弟梁启超。”张之洞看过落款极为不悦,心想:狂妄的玩童竟敢自诩老夫的弟弟,且让我戏耍他一番。于是由侍卫传出话来:“大人无意接待。不过如能对上一联,大人倒可以破例相迎。”梁启超泰然应允,让侍卫赶紧传出上联。上联很快被拿出来了,写的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意思是:我张之洞身居一品高官,年纪已五十有余,你这狂妄的娃娃对我自称“愚弟”太不礼貌了。

    梁启超读罢上联,立即唤来纸、笔,倾刻挥写而就: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读了梁启超的下联,张之洞不禁暗地称绝:“这狂生果然名不虚传!”他不得不亲自到总督府门前,把不卑不亢、针锋相对的梁启超迎进了府门。

    张之洞不甘心第一次的平局,他要再试探一下梁启超的根底。于是,刚刚坐定。张之洞又开口了:“久闻你才思敏捷,今日得见,果然气势不凡,佩服。前几日,老夫得半联,苦思数日,一直未能对出下联。不知能否劳你代为一对?”

    梁启超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爽快地答应了。张之洞捋着长长的胡须,凝思了片刻,说出了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个上联出得极妙。四水指的是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长江居四水的首位,夏季又居于四季的第二位;张之洞以湖广总督的身份坐镇江夏(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昌),这里,他借地名“江夏”,以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大有不可一世之势。

    听罢上联,梁启超略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念出了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三才”指天、地、人。梁启超以“儒人”的风度,表面上谦卑地称自己为“小子”,同时又颇为得体地说出了“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既有对长者的彬彬有礼,又有对自己的不卑不亢。

    张之洞听罢,禁不住拍案赞叹起来:“妙极了,妙极了。”立即邀请梁启超担当了维新报纸《时务报》的撰稿人。

    1890年,17岁的梁启超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然而却没能如愿。梁启超又回到广州,继续上“学海堂”学习。同年8月,梁启超结识了改良运动的旗手康有为,并拜康有为为师,进入“万木草堂”继续求学。结识康有为是梁启超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通过今文经学获得了谋求社会变革的锐利武器;又从康有为教授的西学中了解了世界,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给中国带来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他开始关心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由一个封建学子成长为一名维新变法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