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杨收作诗隐典故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唐懿宗时任宰相。
杨收的父亲杨遗直,是当时的一个大儒,通晓诗书礼乐,尤对孔子的《论语》、《春秋》研读精细,并因此做过濠州录事参军,辞官后,客居苏州,专门从事讲学工作。杨收与大哥杨发、弟弟杨严以及三个儿子都是进士,使得其家“一门六进士”,在当地成为美谈。特别是杨收,在小的时候,就以作诗善用典故而闻名乡里,被“吴人呼为神童”。
杨收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加之出生在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便养成了勤奋读书的良好习惯。到四五岁时,他便通读了《诗经》、《论语》等经典书籍,开口能诗,举止有礼,父母很是喜欢。但是,好景不长,在杨收七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母亲长孙氏把希望寄托在几个儿子身上。特别是杨收,母亲见他少言寡语,博学强记,很有发展前途,便亲自教他读经书,学史籍。小杨收也很有志气,善解人意。他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更加发奋读书,刻苦钻研,除了学懂弄通母亲教的知识外,他还自己给自己定了些学习任务:早上一首诗,晚上一篇文,长年坚持,从不间断。因此,到他十三岁时,对当时流行于世的主要历史典籍都学了一遍,并能通晓其意。尤其在写诗作文方面,不仅触景能思,思能成文,而且文新词美,意境深远;又因他读书面广,掌故丰富,所以,他每成诗文,其中必含典故,更加使文生辉,寓意深刻,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有一天,他和哥哥杨发去田中散步,南风徐徐,稻浪起伏,蛙声阵阵,野花飘香,真是美景醉人,令人心旷神怡。杨发一时心血来潮,对弟弟说:“景色如此秀丽,何不来一首诗助兴?”
杨收说:“不知大哥愿以何为题?”
杨发道:“就以那青蛙的叫声,来首《咏蛙》如何?”
杨收稍做思考,便朗声念道: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
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该诗前三句的意思是说,在月宫,青蛙和白兔分列于玉一般的桂树两边;在地上,青蛙又显耀于铜仪的龙嘴之下(指张衡的地动仪);第三句用“会当同鼓吹”,把天上的、地上的联系在一起,虚实结合;最后一句,是用一个典故,结合前三句说:当天上的、地上的蛙声汇成一个声音时,就不要再问它们是属官家还是属私家的了。
这首诗最后一句“不复问官私”,就引用了发生在晋朝的一个有趣的典故。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呆傻愚蠢,不堪造就。还是在他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他在皇家花园里玩耍,听到蛤蟆叫,就问左右:“这是什么在叫?”
左右回答说:“是蛤蟆叫。”
司马衷又问:“它这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
对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问话,左右早已司空见惯,想笑又不敢笑,于是也像往常一样糊弄他说:“在官家地里的是为官叫,在私家地里的是为私叫,今在皇家花园,当然是为太子而叫了!”
杨发对杨收作诗引典故很感兴趣,随后,又让他以毛笔作一首诗,以为这次定然是引不出什么典故来了。不料,杨收竟又以《咏笔》为题吟道:
虽非囊中物,何坚不可钻。
一朝操政事,定使冠三端。
这里的囊中物,是指尖锐锋利、无不可透的锥子,也是一个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大臣叫赵胜,是惠文王的弟弟,称平原君,常把门客的才能比做装在兜中的一把锥子,用不了多久,就会显露出来,这就是锥子被称为“囊中物”的来历。有一次,平原君为解邯郸之围(秦军围困邯郸),去楚国求救,需挑选文武全才之人一同前往。当时,门客毛遂自荐前往。他对平原君说:“现在就请您把我装进囊中,看看是否能破囊而出吧!”平原君见毛遂如此自信,便带他去了楚国。结果,说服了楚王,同意与赵联合,出兵抗秦,解了邯郸之围。
杨收在这首诗中是说:笔尖虽然不像锥子那么锋利,但又有什么钻不透的呢?文士一旦在朝靠笔端辅政,其笔端的作用,却常常超过武士的箭端和辩士的舌端,一定能成为“三端”之冠。杨收在这里暗示了自己的宏伟志向。
杨收二十六岁及第,任校书郎,后为太常博士;不久,拜侍御史、长安令、吏部员外郎。懿宗即位后,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于登上了相位。
杨收任相之初,整军募士,屯兵积粮,抵御外侵,功绩卓著。但是,随着职务的不断升高,权力日重,便贪赃枉法起来,且越滑越远,广收贿赂。公元867年,他被罢去相信,贬为宣歙观察使;第二年,又被贬为端州司马;又过一年后,被削去一切职务,流放州,不久赐死。
杨收以才华横溢、飞黄腾达开始,至贪赃枉法、身败名裂而终,杨收的经历,令人痛心,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