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吴承恩用故事治病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一部《西游记》,四百余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永传不衰。它的作者,就是从少年时期就被称为“神童”的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出生于公元1500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他的父亲叫吴锐。吴锐自幼丧父,家中十分贫寒,靠站在课堂门外旁听的方法读了不少书。他后来经商,依然不忘读书,特别是爱读史书。他每当读到屈原、伍子胥、诸葛亮、岳飞事迹的时候,常感动得流泪;他又喜欢谈论时政,说到不平之事,“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锐的这些秉性,对吴承恩后来创作《西游记》有着明显的影响。
公元1500年7月的一天,吴锐做了一个梦,见一位老者笑着向他走来说:“你虽为商人,却并不欺诈,为人忠厚,常济人之困,不计得失,天帝感动,不忍使你绝后,现派我来送你一子,快来谢恩吧!”
就在这年,四十多岁的吴锐得了个儿子,心中那个高兴劲可想而知。他为儿子取名承恩。后来吴承恩问他的母亲,是否真有“梦中送子”一事,母亲则笑着对他说:“那是你父亲去世前,生怕撇下我们孤儿寡母受人欺负,特意编造出来的,以表明你将来肯定会大富大贵,吓唬别人的。”
吴锐四十多岁得子,当然把吴承恩视若掌上明珠,十分珍爱;又见儿子聪明伶俐,便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故从吴承恩两三岁开始,就教他读诗学经;当他长到六岁时,便送他去私塾读书了。
吴承恩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习格外刻苦用功,成绩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正当他学习日进的时候,父亲却不幸去世了。在这困难关头,私塾那位老师感到自办学以来,吴承恩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舍不得让他失学,便说服他的母亲,并表示自己只收一半学费,使吴承恩得以继续念书。
从此,吴承恩学习更加刻苦认真了。到了十多岁的时候,便能诗会文,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在村中成了有名的小才子。乡亲们遇有婚丧嫁娶之事,都要找他去写祭文、请帖和对联,老师感到很是光彩。
这一日,附近村中有个叫张皇兴的粮店老板,因大斗进,小斗出,克扣百姓发了财,准备扩大经营,来找吴承恩,要以自己的名字写副对联,以宣扬自己。吴承恩知道,周围几个村中的百姓对张皇兴的贪婪欺诈恨死了,他本来名声就很坏,现在又要荣耀一番,承恩不觉心中暗自发笑,遂决定利用这次机会惩治他一下,于是提笔为他写了副对联:
皇兴大粮行
慈夙楚城扬
横批:
去四首
张皇兴虽认识几个字,却不懂诗文,一看上联有自己的名字,便已乐昏了头;又一看下联,把楚战场也搬来了,就更加乐不可支。他一时高兴,便送给了吴承恩十两银子。
可巧第二天,外地一位学者路过此地,看到这一副对联,不由笑了,悄悄向村中一位老人问道:“这对联是谁给他写的?”
老人说:“是一个叫吴承恩的孩子,今年十一岁,写的不错吧?”
那学者一听,大奇道:“十多岁的孩子?真是个神童啊!其才华自不必说,单这骂人一招,就是一般人难以想像得到的!”
老人听他这一说,有点蒙了,问道:“先生,此话从何说起?”
那学者把老人拉到一旁问道:“这粮店老板平时可能名声很不好吧?”
老人点点头。
学者指着横批道:“看到了吧,去四首。就是说,把这副对联前四个字的头拿掉,对联的意思不就变了么?”
老人琢磨着,在手心中画了画,这副对联竟变成了:
王八大粮行
心歹楚城扬
老人不由哈哈大笑道:“去得好,去得好!”
随后,这事便传开了,只瞒着张皇兴一家人。吴承恩“神童”的美称从此也被传得越来越远。
自从父亲去世后,吴承恩家中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但是,他的母亲却是个很有志气的妇女。她见儿子聪明好学,丈夫临去世前又有嘱托,指望着他将来能给吴氏家族光宗耀祖,因而,无论经济上多么困难,她都要供儿子读书,下决心把他培养成才。她拼命地为人纺线织布,拼命地为人拆洗缝补,拼命地省吃俭用,后来又由于学校老师减免一半学费的照顾,使吴承恩得以继续把书读下去。
但是,长期超负荷的运转,终于把母亲累倒了。吴承恩望着母亲那枯瘦的身板,憔悴的面孔,深陷的眼睛,无力的双手,心中难过极了。家中没钱,拿什么给母亲买药治病?
老师知道了,深为同情,当即送来了几两银子,让吴承恩给母亲买药治病,并批准他暂不去学校上学,让他一边在家自学,一边精心侍候母亲,老师定期来给他补课。
对老师送来的钱,母亲一分也不许用,并对吴承恩说:“老师免掉一半学费,让你继续上学,这就已经对我们有莫大的恩德了,怎好再花老师的钱?况且,我的病只是累的,休息几天就会好的,吃什么药呢!”
吴承恩哭了,母亲也流出了眼泪。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承恩出去提水,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回来后,给母亲讲了一遍。这是一个善恶因果报应的故事,母亲听后,高兴地给吴承恩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我们家几代人与人友善,才使你在家中最困难的时候,遇到像你老师这样的好人相助啊!”
吴承恩心有所思地点点头。然而,就在这一霎那间,吴承恩大有所悟:母亲一听故事,竟有精神了,眼也有神了,说话也有力气了。一个结论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讲故事能治病。
于是,他又把自己过去听到的故事,看书看到的故事,专拣那些逗乐的、有趣的,讲给母亲听。
时间一久,他脑子中装的故事讲完了。从前,吴承恩是很爱读故事的,把平时的零用钱全买成了故事书,父亲和老师发现后,因怕影响他的功课,不让他读,并把那些故事书全收了去。如今,他便又找了出来,自己看一遍,然后讲给母亲听。说来也怪,母亲听了这些故事,精神的确越来越好,有时竟乐得哈哈大笑。
奇迹终于出现了,他母亲的病竟然不治而愈。
事后,当吴承恩谈起这件事时,曾对人说:“并不是故事本身能治病,而是母亲听了这些故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消除了思想上的压力,身体也就渐渐地恢复了健康。这就是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说的:‘人是七分精神,三分病啊’!”
吴承恩在上私塾的时候,除了学习经书,还有多种爱好,对诗、词、赋、曲无所不读,尤其爱读神奇故事和民间传说。平时,父母给他的零花钱,年终亲戚朋友给他的压岁钱,他一分一文也舍不得花,都去市场买了那些稗官野史和笔记之类的书。他往往一看起这些书来,就忘了吃饭和睡觉;一旦看到有趣的地方,不是自言自语地叫好,就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一次放学后,别的学生都回家了,他还在教室中读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天黑了,快回家吃饭去吧!否则,回去晚了,你母亲会着急的。”
吴承恩没有听见,继续读书。
老师又说了一遍,吴承恩依然没吱声。
老师心想,这孩子读书太专心了,喊了他两次都没有听见,于是便走了过去。
不料,老师走过去一看,发现吴承恩读的并不是经书,而是一本野史时,不由得一把从他的手中抢了过来,大声呵斥说:“这是你看的书么?真太让我失望了!今后若再看这类的书,就不要来上学了。”
吴承恩低着头说:“这是讲故事的书,是讲老鼠偷油吃的故事,又不是什么坏书!”
老师一听,更加严厉地说:“那也不行,会影响学经书的!”
吴承恩只好认了错。
又有一天晚上,吴承恩学完了功课,又拿出故事书读,结果读到高兴处,竟哈哈大笑起来。熟睡的父亲被惊醒了,一看天已经快亮了,心说:“这孩子天天如此用功,怕不是累得神经出了毛病吧,笑得多人!”
他急忙披上衣服去看。这一看不要紧,发现吴承恩看的竟是一本笔记,便一把夺了过来,骂道:“天天睡得这么晚,光看这书么?读这样的书,将来能使你做官么?不成材的东西!”
经母亲竭力劝阻,父亲这一顿打才没有落在吴承恩的身上。
尽管如此,吴承恩爱看神奇故事的嗜好并没有改,而且一发不可收。为了不使老师生气,不让父母失望,他做得隐蔽一些:上下学的路上,在厕所里,还有时在被窝里边看书……
正如吴承恩后来在《禹鼎志序》一文中所说:“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史稗官,惧为父师呵夺,私求隐读之。”
意思是说:在我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传奇故事;在上学的时候,常偷偷地到集市上买些野史稗官之类的故事书来,因为害怕老师和父亲发现后训斥、夺走,只好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去读。
由此可见,吴承恩小的时候读故事书,的确入了迷。这些故事,为他后来创作《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吴承恩长大后,做过贡生,曾任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丞;但没过多久,终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而辞官回乡。
吴承恩回乡后,博览群书,作诗填词,为创作《西游记》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西游记》的最早源头是“玄奘取经”,到宋朝时就有了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讲的是猴行者化为白衣秀士,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怪的故事,但没有出现猪八戒的形象;到了元代,一些话本便写到了“大闹天宫”、“黄风怪”、“红孩儿”、“女儿国”等故事。吴承恩就是根据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再创作。
据说他为了写活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在游历名胜古迹时,曾经到过云台山的青峰顶。在这里,他听到了一个石猴精吃蟠桃的故事,大感兴趣,急着询问石猴的来历,经常在什么地方活动;并以重金请当地老人带他在青峰顶上到处观看。他穿过松林,绕过山涧,观看满山的花果,进了大大小小七十二个山洞;到了晚上,他便在一个叫三元宫的大庙里开始了《西游记》的构思。
在第一回中,吴承恩就把云台山青峰顶取名为“花果山”,把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洞叫做“水帘洞”。于是乎,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便有了名山名洞。从这时,孙悟空在吴承恩的笔下,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原始材料中,故事的主人翁是唐玄奘,而不是孙悟空;而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则把主人翁写成了孙悟空,体现了作者要扫荡当时腐朽社会上的妖魔鬼怪的政治思想,通过神话幻想的艺术形式,使人们喜闻乐见,这就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也因此成了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