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怀素废笔成冢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怀素,我国唐代伟大的书法家,尤以草书著名。

    怀素原名钱藏真,出生于公元726年,长沙人。后来出家做了和尚,怀素是他的法名。

    据史料记载,怀素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位学者,精于儒术,喜欢书、画。怀素四岁的时候,父亲在学习上对他要求严格,每天要他读四篇经文,写一篇文章,练三篇书法。他对父亲布置的学习任务都能提前完成,尤对练字感兴趣。父亲规定他每天写三篇,他竟写七八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课外书籍。但不知是何原因,在课外中,他对佛经产生了很大兴趣,一读起来就彻夜不眠。到七八岁的时候,他便常去附近寺院听和尚讲经。寺内禅师见他眉目清秀,性格稳重,似与佛家有缘,便叫到跟前询问,方知他自幼喜读佛经,很是高兴。于是,这禅师到小藏真家中游说,小藏真的父亲动了心,便同意小藏真入了佛门。这年,小藏真年仅九岁。

    小藏真出家后,法名为怀素。他在学习佛经方面更是刻苦,受到禅师的称赞。禅师也是个书法爱好者。每当禅师练字的时候,他便站立一旁观看,还不时称赞禅师哪个字写得好,写绝了。禅师发现,小怀素指出的几个写得好的字,正是禅师反复练习的字,这表明他是个行家。于是,禅师便让怀素也写几个字让他看看,怀素没有拒绝,提笔便写了起来。禅师一看,不由得大为惊奇,感到怀素年龄虽小,字却写得很有功底,而且很有发展前途,于是便支持怀素练字,并把自己多年收藏的有关资料拿给他看。

    怀素出家后,既能研读佛经,又能学习书法,真是如鱼得水,十分高兴。当时,禅师为了支持他练习书法,便给了他一些纸张,但两三天就被他写完了。他自己没钱去买,又不好意思向禅师要,于是便找来一块木板,刨光,在上面擦了写,写了擦,结果时间一长连木板也磨透了。

    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他去寺外游玩,见到一棵大芭蕉树,叶子又宽又大,便折下一片练字,发现效果不错,便在院子里栽了多棵,随用随折。过了一些时间,他发现芭蕉叶干了也不会折断,像纸一样更好用,就把芭蕉叶折下一些晒干存放起来,不仅四季能用,而且外出时也可带着。他把用过的废芭蕉叶、废笔,都扔在了院内的一个墙脚下。时间一久,光用过的废毛笔就积了一大堆,他在上面盖上土,埋起来,就像个小坟堆一样。后来被禅师发现了,不知道里面埋的是什么,待扒开一看,竟都是怀素用过的废毛笔。禅师心里很受感动,又让人依旧用土埋好,并为其取名叫“笔冢”。

    一天,当时的大诗人、大书法家贺知章路过此地,听说有个叫怀素的小和尚很有才华,练字入了迷,也有很大成绩,便想去看望他。禅师听说后,赶紧迎出庙门。

    贺知章看了怀素写的字后,激动地说:“这孩子年龄这么小,字写得就这么好,真是难得啊!”

    随后,禅师又领他来到怀素埋废笔的地方,挖开让他看了看。贺知章望着“笔冢”,想了又想,尔后又亲自将它重新埋好,更加感慨地当着怀素的面对禅师说:“真是太难为他了。‘笔冢’这个名字起得好。小怀素若能继续苦练下去,我相信一定会超过前人的!”

    从此,“笔冢”也就随着怀素的名字被传开了。

    又过了一年,禅师见怀素成才有望,便给他凑了几十两银子,让他外出拜师,学众家之长。

    他听说大书法家邬彤写的字雄伟而有个性,当时颇受人称道,便前去拜师。邬彤让他写了几个字看了看,感动很有培养前途,便收留了他。一年之后,邬彤告诉他,在这里已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回去了。但怀素对邬彤说:“弟子在此一年,承蒙师傅教诲,的确受益匪浅,但是我在写草书的时候,那一竖画总写得不理想。为此,弟子现在还不想就此离去。”

    邬彤听后笑了笑,没作正面回答,而是说:“万里之行,无以为赠,我有一件宝贝,待你上路的时候再送给你,也不枉我们师徒一场!”

    怀素早就听说邬彤藏有王羲之的三份书法真迹,实为世上难得之宝,以为师傅临别要送给他的可能是一份真迹,心中异常高兴。

    这一天,怀素收拾了行装,要上路了。师傅送他来到路口,对他说:“我送给你一句话,草书的竖画,要写得像古钗脚。”

    钗,是古代女人戴在头上的首饰。

    怀素在走出师傅家门的时候,就想着师傅会把王羲之的那份真迹送给他,但师傅一直没有开口。师傅出来送他时,手里也没拿什么,自己又不好开口问,只好默默地走着。他想:“师傅要送我的,到底是什么宝贝呢?”他万万没有想到,师傅送给他的竟然是一句话。怀素毕竟才思敏捷,对师傅那句话细细一琢磨,不由得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写竖画的秘诀吗?我的竖画写不好,有了这句话,不就解决了吗?

    想到这里,他立即跪倒在地,对师傅致谢说:“多谢师傅,这句话对我来说,是比什么都要贵重得多的宝贝啊!”

    怀素又经过几年的努力,书法艺术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大诗人李白比怀素大25岁,曾经写过一首诗称赞怀素的草书,其中有几句写道: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怀素的书法虽然已经自成一家,名扬四海,但他仍然虚怀若谷,博采众家之长。在他晚年的时候,还专程从长沙去长安,向大书法家颜真卿拜师求教。

    颜真卿对他说:“学习书法,要有自己的风格,除了学习老师的,更主要的是要靠自己独创。听说你少年时曾向邬彤学习过,他可有自己的独创么?”

    怀素道:“恩师在教我竖画的时候,曾送给我一句秘诀,就是草书的竖画,要写的像古钗脚那样。”

    颜真卿听了,高兴地说:“这个比喻好,很形象,是我没有想到的。”

    随后,他又跟颜真卿学了起来。

    一年后,他要走了,颜真卿对他说:“当初你师傅说写竖画要像古钗脚,这是他的独到见解;但我认为,写草书的竖画,却更像屋里漏雨时在墙上落下的痕迹。这就是说,写竖画的时候,不可一泻直下,手腕要时左时右,顿挫运笔,字才圆活生动。”

    怀素听了,结合一年来学习的体会,觉得这位大师的比喻更贴切,高兴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抱着颜真卿的脚,不住发出啧啧声。

    接着,颜真卿又问怀素:“你来这里学习一年,可有什么体会么?”

    怀素说:“我觉得写草书就像夏天的云彩,奇峰异嶂,没有一定的姿势,若遇上一阵风吹来,那云彩就会变化多端,形成各式各样的姿态,是多么的奇妙啊!”

    颜真卿听了,心中大喜,拉着他的手说:“噫!草书的渊源非常神奇,一代一代人都传下来了,可像你刚才所说的,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才是草书真正的要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