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两宫太后和议政王定发展之策(一)
作品:《重生成慈禧》 公元 1861 年 10 月 15 日这一天,阳光洒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红墙上,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皇太子载淳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皇冠,在众多大臣和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下,在两宫太后的注视下,迈着蹒跚的步伐走进了太和殿。
太和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气氛更是凝重而神圣。载淳缓缓登上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宝座,正式举行登基大典。一时间,钟鼓齐鸣,乐声悠扬,群臣纷纷跪地朝拜,山呼万岁。
登基仪式结束后,新皇载淳又前往太庙,举行隆重的祭拜天地仪式。他在太庙前虔诚地上香、叩头,告知天地他载淳已经继位,祈求上天保佑大清江山永固,国泰民安。这一年被称作同治元年。说起这个年号“同治”,其中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初在热河行宫的时候,载垣等人为新帝拟定的年号乃是“祺祥”。然而,后来载垣等人身败名裂,于是这个年号也就随之被废弃不用了。
此时,大学士贾桢展现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揣摩到了两宫太后的心思,为了迎合她们以及议政王奕?,特意提议使用“同治”作为新的年号。这个年号寓意着两位太后共同治理朝政,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景。就这样,“同治”二字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新的一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议政王奕?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奉旨在众多侍卫的护送下缓缓步入皇宫。此时的皇上载淳年仅六岁,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国家大事自然无法亲力亲为,于是乎,所有重大事务的商议便都落在了两宫太后以及议政王奕?的肩上。
当议政王奕?踏入宫殿时,他一眼便望见端坐在龙椅旁的两位太后——慈禧与慈安。只见她们身着华丽的凤袍,面容端庄而威严。奕?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快步上前,正欲跪地行那三跪九叩之大礼。
就在这时,慈禧太后轻轻一抬手,微笑着说道:“议政王啊,私下里往后就不必如此多礼啦。”
然而,奕?回应道:“这万万不可呀!君臣之礼,怎可轻易废弛!”
一旁的慈安太后见状,也出言附和道:“议政王啊,日后就无需再行礼了。此次若不是您在京城运筹帷幄、精心调度,恐怕咱们大清就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如今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皆是您的功劳啊!”
听到此处,慈禧太后微微颔首说道:“是啊,此次危机虽然已然度过,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要思考的,便是如何让我大清朝民富国强起来!”
慈安太后深表赞同地点点头,感慨万千地说道:“慈禧太后所言极是。遥想去年咱们前往热河狩猎之时,遭遇他国挑衅,不正是因为咱们国力羸弱的缘故吗?”
议政王奕?听慈安这么说也说道:“皇太后说的及是。”
慈禧说道:“议政王,咱们如今皆是自家人,又共同经历了如此这般重大之事,往后说话也就无需再有诸多顾忌啦。当下,我们必须得好好规划一下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才行。切不可再沉溺于那所谓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了!遥想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时,我们可曾真正觉醒过来?未曾啊!倘若那时便已觉醒,又怎会落得今日这再次遭受欺凌侮辱之境地呢?故而,我们务必要制定出一套详尽且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促使国家日益强盛、百姓生活富足,万不可任由社会这般自由散漫、毫无秩序地发展下去。依我所想,待至五十年之后,咱们的国家定要具备同时支撑起两场大规模战争的能力,绝不能如此次一般,一旦内部出现流民闹事,外部祸患便能长驱直入攻打京城。此番调动各地军队前来护卫京城,最终抵达者竟然不足三万之数,究竟是指挥调度方面存在问题,还是压根儿就无法指挥得动那些地方驻军呢!若军队全然不听从朝廷之号令,那还算得上是朝廷的军队吗?其危害程度怕是比叛军更为严重呐!”
此时,议政王奕?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回太后娘娘,微臣先前时常听闻先帝提及,道太后您乃是他的贤内助。方才聆听了您这番高瞻远瞩的见解,着实令臣等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啊!”
慈禧说道:“只是有感而发!”
慈禧暗自想,我以后事的眼光和经验去办事一定让中国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