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洪秀全命令李秀成进攻上海
作品:《重生成慈禧》 1860年11月10日洪秀全这个被称为天王的人,此刻正在首都里天王府里审视着当下的局势,他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标注着当前的军事形势。
他受儒家的教育思想影响很深,一直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看到基督教的《劝世良言》结合自己的梦境,创建了拜上帝教。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洪秀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天朝自居,洪秀全的内心是自大的,他认为上帝亲手创造了中国,中国就应该是世界的中心。而自己受天命而降世,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乃是天父(上帝)所钟爱的国度,是真正的“天朝”。在这里,天父的旨意得以彰显,自己哥哥耶稣的教诲得以传播。而他就是天王。
有了这样的思想,对待英法两国政客要求让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的有效,天王洪秀全自然不会同意。
太平天国想要夺回安庆就需要有强大的水师,想要维持税收也要有强大的水师护航,想要在和清廷的斗争中胜利更需要强大的水师。
1851 年,洪秀全于金田毅然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洪仁轩与洪秀全乃是同族兄弟。然而,面对洪秀全起兵北上的壮举,洪仁轩却未能紧跟其步伐一同踏上这条充满艰险之路。要知道,反叛可是诛杀九族的弥天大罪!无奈之下,洪仁轩只得选择背井离乡,远走他方以避祸端。
在 1852 年历经千辛万苦的洪仁轩最终逃亡至了当时已被英国所占领的香港。值得一提的是,洪仁轩本身亦是秀才出身,颇具才学。彼时的香港,众多传教士在此地积极传播教义。说来也巧,洪仁轩此前便对基督教有所信仰。此番来到香港,经过受洗仪式正式入教之后,他更是开始刻意留意起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凭借着自身的聪慧机敏以及勤奋好学,洪仁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知识和理念。
就这样,从 1852 年一直到 1858 年,整整六年多的光阴里,洪仁玕都寓居于香港这片土地之上。在这里,他可谓是大开眼界,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来自异国他乡的西方思想的强烈冲击,同时还不断积累着学识和经验。渐渐地,一颗想要回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伟业的心在他胸膛中熊熊燃烧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经重重艰难险阻之后,洪仁玕终于在 1859 年 4 月搭乘着一艘来自英国的货轮,缓缓地抵达了天京。当他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而洪秀全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欣喜若狂,难以自持。
要知道,洪仁轩可不单单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乃是洪秀全的同族弟弟。自小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深厚无比,彼此之间有着绝对的信任。因此,对于洪秀全来说,洪仁轩的归来无疑是如虎添翼。
果不其然,洪仁轩一到太平天国,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干练。他凭借着自身卓越的能力以及天王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迅速崭露头角,并逐渐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一度总理朝政。
然而,身处高位的洪仁轩并没有被眼前的荣耀冲昏头脑。相反,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对局势的深入分析,他清楚地认识到,想要在这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长江沿岸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无比的水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确保天国的安全与稳定。
而列强的商人们,在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后知道清政府不敢将他们怎么样,狐假虎威的和太平天国做着一本万利的军火生意。
洪秀全冲一旁的洪仁轩说道:“贤弟,现在形式危急啊!自从去年满清和外夷签订北京合约以来,我们出口还能正常进行,可进口的火炮洋枪越来越少了!”
这其实就是英法列强对本国商人约束的结果,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列强想得到的从清政府那里得到了,而太平天国对欧洲各国的强硬让欧洲各国逐渐放弃了中立。
一宗货物如果经过清政府的辖区再经过太平天国的辖区要交两份税银,列强希望和一个卑躬屈膝的清政府做生意而不是和一个高高在上的太平天国去浪费口舌。所以,江面的各国军舰开始各自检查起本国的商船。
洪仁轩说道:“的确如此啊,现在外夷加强了对商人的约束,能运过来的武器少了许多。我们必须加紧拿下上海了,否则我们太被动了。拿下上海我们能解除更多的外商,还能收取更多的税赋。”
洪秀全说道:“时不我待!让李秀成准备妥当后抓紧进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