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刘秀成攻克杭州
作品:《重生成慈禧》 李秀成得了天王的命令,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准备拿下上海,随着火器的普及,上海这个城市对于太平天国太重要了。可太平天国的水师明显敌不过清廷的水师。
在 1852 年 10 月,太平天国的水师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太平军成功地解除了对长沙的包围,并迅速展开行动,向着益阳和岳州进军。就在这期间,附近的众多渔户、水手、挑夫以及船夫们,怀着满腔热情与期望,纷纷携带着他们宝贵的船只加入到太平天国的队伍之中。这些新成员带来的渔船多达两千余艘,然而其中大部分都只是长度约为两米左右的渔船。杨秀清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太平天国水师——“水营”,并任命唐正才作为统领。随着战事的推进,当太平军攻克岳州和武昌之后,他们再次收获了惊人的战果——又有七千多艘渔船归入麾下。至此,“水营”所拥有的“战舰”总数已突破一万艘大关!1853 年 2 月,当太平军挥师东进,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攻打南京之时,张德坚在其所著的《贼情汇纂》一书中生动地描绘道:“只见那漫天的帆幔遮蔽了整个江面,一艘艘战船首尾相接,绵延数十里之长。行进间,船帆如同层层叠叠的积雪一般洁白耀眼;停歇时,林立的桅杆好似茂密丛生的芦苇,蔚为壮观。而那隆隆的炮声,震撼人心,沿江的各州各县,无不闻风丧胆,望风披靡。”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已然深深地品尝到了水师所带来的种种益处。果不其然,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支庞大的水师携带着三十万太平军便顺流而下抵达南京城下,并攻破了南京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太平天国的“水营”力量看似庞大,但实际上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水营”中的船只大多为民船和渔船,这些船只无论是从结构强度还是武器装备等方面来看,都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军用战舰相提并论。正所谓数量再多,若没有过硬的质量作为支撑,也是无济于事的。对于这一情况,太平天国高层并非一无所知,然而他们却始终不愿花费精力和金钱去打造符合军用标准的战舰,而是妄图仅仅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来取得胜利,并将“水营”视为辅助性的力量,仅让其充当配角而已。以民船为主体构建而成的“水营”力量长期以来未曾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太平天国逐渐失去了对长江这条交通要道的控制权可谓至关重要!
在江南地区,这里河流交错如蛛网般密集,湖泊星罗棋布。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下,若能掌控一支实力雄厚的水上力量,便能够轻而易举地夺得江河的控制权。如此一来,这支水上力量不仅能够与陆上军队紧密协同,可以为陆军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确保他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更能担负起运输粮食、弹药以及各种武器等军需用品的重任,从而保障前线部队物资供应充足,无后顾之忧。关键时刻可以截断敌方的运输通道,让敌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使其沿江设立的据点也如同瓮中之鳖一般,难以逃脱被围困的命运。
反之,如果缺乏水师的有力协助,那么在战争中就会处处受制于人,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甚至可能会落得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下场。正因为深知水师对于战局胜负的决定性影响,江忠源和左宗棠这两位目光敏锐之士才会向曾国藩进言献策,强烈建议他在编练陆军的同时,也要大力训练水师,做到水陆并进、双管齐下。曾国藩果断地接纳了这个极具建设性的提议,并迅速付诸实践。于是乎,在衡阳这片土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湘军水师训练拉开了帷幕。正是在此期间,一大批杰出的湘军水师将领应运而生,诸如褚汝航、夏銮、彭玉麟、杨载福等等,皆是名震一时的风云人物。
太平天国逐渐失去了对长江的控制权,这使得他们的军事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此情况下,李秀成想要攻打上海,就不得不选择从陆路进军。1861 年 12 月 29 日,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战斗,李秀成率领他的军队历经整整四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成功地攻克了杭州这座重要城市。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李秀成最终还是实现了他的目标。杭州城的城门被攻破,城内的守军或投降或溃散。李秀成站在城头,俯瞰着这座刚刚被征服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对于太平天国来说至关重要,但同时也明白,他必须要抓紧时间进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