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1章 音乐新征程:演出后续

作品:《贝多芬重生华夏

    《重生的贝多芬 181 话》

    YouTube 日最高点击量视频(5800 万次观看)。

    YouTube 最快突破 1 亿点击量。

    YouTube 累计点击量达 8 亿(截至 2022 年 6 月 13 日)。

    蓝光碟销售最短时间内突破 10 万张、20 万张、30 万张。

    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柏林爱乐乐团特别慈善音乐会具有两层重要意义。其一,亲民的票价与易于引起共鸣的音乐,使得欣赏古典音乐的人群数量得以增加;其二,打破了自 2010 年代后期起在“Interpy”影响下,以伦敦乐团为主导在欧洲古典音乐界形成的垄断局面。

    以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东部为核心的传统流派,与以德国、荷兰、奥地利、捷克、华夏、日本、美国西部为核心的新兴力量之间的碰撞,如今已被视为只是时间问题。古典音乐界从业者们开始将这两大势力分别命名为“伦敦派”与“柏林派”。就连他们自己也分化为坚守古典传统的“伦敦派”和致力于革新的“柏林派”,每日都在不断地争论不休。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见到他的老友兼对手坂本龙一,忍不住倾诉心中的不满。

    “该死的家伙们。简直是精神错乱了。”

    “哈哈。你为何如此愤怒?”

    “你难道不觉得那些蠢货的主张荒谬至极吗?若将新音乐拒之门外,还谈何发展?”

    坂本龙一笑了起来。没想到一向高呼传统主义的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竟会说出这样的话。自与贝贝合作后,他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话说我听说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加入其中了。”

    “他们还算有些理智。”

    “哈哈哈哈!”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看着放声大笑的坂本龙一,皱起了眉头。

    “有什么好笑的?”

    “难道不是吗?与贝贝 合作的地方似乎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曾经像你一样大力宣扬传统主义的维也纳如今也变了。我觉得这种变化着实令人欣喜。”

    “……哼。”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发出一声不满的嘟囔。

    “难道不神奇吗?”

    “什么神奇?”

    “贝贝 啊。你在筹备慈善音乐会时应该也有所察觉,贝贝 早期的曲子无疑是完美的维也纳古典派音乐。”

    “嗯。非常出色。”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像《柏林幻想曲》,甚至让人觉得交响曲在命名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可能。”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他仿佛是一个能涵盖整个音乐史的人。”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缓缓点头,认可了坂本龙一的话。若新的音乐思潮兴起,最有可能引领潮流的人物除了贝贝 再无他人。

    “对于那个孩子而言。”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感慨道。

    “他有着作为音乐家的灵魂相伴。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像伟大的巴赫与贝多芬那样的人物。”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紧紧握住拳头。在坂本龙一看来,这仿佛是他坚定决心的一种表现。

    “但正因为他太过卓越,敌人也众多。像‘Interpy’那帮家伙便是如此。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人来刁难贝贝。”

    “保护他不正是我们该做的事吗?”

    “……必须保护。”

    两位大师看着为守护人类音乐瑰宝而订立的契约书。威廉·富尔特文格勒、玛丽·扬斯、坂本龙一、捷尔吉·卢宾斯坦等当代古典音乐界的顶级大师,以及汉斯·吉姆、米夏埃尔·布莱哈茨、高朗等中坚力量汇聚一堂。如同此次柏林爱乐乐团特别慈善音乐会的收益全部用于资助贫困音乐家一般,这些志同道合的音乐家们成立了一个组织,旨在保护音乐家们的权益,勇于发声,并对错误的音乐解读进行批判。

    志勋:爸爸说这是有预谋的行动,看来是真的。

    彩恩:那些人是不是疯了?那个叫肖伊克还是什么的人写的评论真的太荒唐了,你知道吗?

    志勋:是啊。光是搞音乐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呜呜呜。

    崔志勋和彩恩正在聊天群里尽情地发泄着不满。崔志勋似乎也收到了“Interpy”的独家合同提议。他的父亲崔宇去了解了与“Interpy”独家合作对志勋有何益处,凭借商人的敏锐洞察力,即使信息有限,也察觉到了因“伦敦派”与“柏林派”而分裂的古典音乐行业现状。志勋就此询问我,我如实回答后,彩恩看到这些内容便大发雷霆。

    彩恩:真的太不可理喻了。为什么眼光如此狭隘?[链接]

    彩恩将赫尔曼·肖伊克的胡言乱语以链接形式发了出来。

    彩恩:说到底,他就是认为只有维也纳古典派的音乐才是正统。那之后的音乐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志勋:就是啊。

    彩恩:一个搞评论的人居然能说出这种话,我真是没想到。我也很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但贝多芬并非唯一的答案。说什么沉浸其中会让哥哥的音乐变得低俗,啊,真的气死我了。

    志勋:我也不会和“Interpy”签约的。虽说打着守护古典音乐的旗号,但终究是为了钱。真小气。

    彩恩:不行。我得学好英语。得去好好教训一下那些人。

    或许是因为从小听我讲各种事情,彩恩在这件事上的立场和我颇为相似。即便现在我也希望她能重新弹奏钢琴,但既然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我也不便表达遗憾。更何况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很好。

    彩恩对《柏林幻想曲》进行分析的文章,将我创作意图以及在乐曲旋律中应关注的要点梳理得十分清晰。我后,感觉对自己聆听音乐都很有帮助,因此十分开心。这篇文章在华夏似乎颇受欢迎,但由于语言障碍,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大型市场却鲜为人知,实在令人惋惜。

    柏林爱乐乐团的变化似乎对许多人都产生了影响。

    粉丝们比预期更加喜爱,于是一个月后准备再次举办一场音乐会。据说这次刚发布通知便立即售罄。

    许久未见的平田和中村原本期望能借此让沉寂的古典音乐粉丝数量有所增加。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现在想来,这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意味着电影和你的音乐能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能够成为一个人的回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平田和中村为了在日本、华夏以及欧洲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而来到德国。如同坂本龙一一样,他们提议不要单独安排住处,而是住在客房,我也很想与他们共度时光。若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关注,我或许无法如此迅速地站稳脚跟。

    “话说你现在是柏林大学的学生吧?很厉害啊。”

    “啊,是的。在大学里学些什么呢?给我讲讲吧。”

    因为太忙一直没去成。

    “已经注册了,但事情太多没去上课。最近又有慈善音乐会。”

    “看来不是个优秀的学生啊。”

    中村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平田拿起一块烤土豆说道:

    “没关系。不用太在意。反正作为首席要学习的东西在柏林爱乐乐团就能学到。”

    “我也这么认为。只是……”

    “只是?”

    “只是有些好奇。”

    我很想知道那些众多天才共处的时代是怎样的景象。还有我如此喜爱的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是如何生活的。室内乐的乐器构成变得更加多样化等等,对于跳过常规学习过程的我来说,有许多难以理解的部分想要去填补。这些内容成员们都知晓,若作为指挥的我却不知晓,实在说不过去,即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也得满足一下我的求知欲。平田和中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坂本龙一一边给前进喂饭一边笑着说:

    “凉子还期待着呢,真是可惜。”

    凉子是中村的女儿。我记得只见过两三次,她很害羞,总是遮着脸。因为听说她通过石坂凛成为了中提琴手,所以便问了一句。

    “期待什么?”

    “嗯?我没说过吗?”

    中村似乎有些意外。

    “她在柏林大学上学。主修中提琴。虽然是音乐学院,和你没有相同的课程,但要和她好好相处哦。”

    中村开始炫耀起自己的女儿。讲述她如何为了在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欧洲学习音乐而努力,以及如何获得奖学金入学等等。说起凉子,中村显得无比幸福。

    “让她加入柏林爱乐乐团吧。”

    “就算你不说,她应该也想加入。只是没表露出来罢了。而且现在对她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长期面临人员短缺困境的柏林爱乐乐团,对于人才总是求贤若渴。

    ‘就算你不说,也已经有让她入团的想法了。’

    最近由于诸多事务使得财政状况稳定下来的柏林爱乐乐团,似乎也在为提高成员福利和演奏质量而准备招募更多人员,若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好了,我心中暗自想着。

    第二天。

    难得有时间,我准备去学校看看。虽说毕业可能有些困难,但若是能了解一下如今大学生们都在进行怎样的学习,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够有价值了。

    “路上小心。”

    “好的。我会吃完饭回来。”

    “好。前进啊,要跟哥哥问好哦。”

    前进似乎还没睡醒。在妈妈怀里闭着眼睛,只是挥了挥手。我亲了亲前进的脸颊后,便朝着柏林大学出发了。

    ‘为什么要这样建造呢?’

    柏林大学的主要建筑分布较为分散,走起来感觉十分不便。建筑颇具古典韵味,但与华夏小学相比,那里每栋楼都有电梯且教室里配备个人电脑,柏林大学在便利性上确实存在不少差距。

    ‘难道是因为这是爷爷的学校所以才不同吗?’

    和外祖父在一起久了,正常的标准都模糊了,我也不太确定。

    就这样,为了去上音乐史课,我朝着那有着白色外墙和红色屋顶的建筑走去,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查尔斯·布朗。

    我满心欢喜地抬手打招呼,然而他却转过头去。明明我们对视了一眼,他却装作没看见,这让我十分不悦。我追上去拍了一下他的后背,他这才装作认识我的样子。

    “你干什么?”

    “你为什么装作不认识我?”

    “你怎么会在这种地方?”

    “我是这里的学生啊。”

    “……什么?”

    他露出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

    “布朗也在这里上学吗?”

    “我?我是这里的兼任教授。”

    如此说来,难怪查尔斯·布朗德语说得这么好。

    “是教小提琴吗?”

    “是的。……难道你不是音乐学院的?不,不是音乐学院的才更奇怪吧。”

    “不是。我第一次来,不太熟悉地形,你能告诉我这节课在哪里上吗?”

    “嗯。”

    能有个朋友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