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孝祥过目不忘
作品:《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之七:才艺智慧》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生于公元1132年,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西北)人。
公元1154年,宋高宗御批、钦点安徽籍学子张孝祥为头名状元。于是年仅22岁的张孝祥,就获得了科举中的最高荣誉,成为历史美谈。张孝祥之所以一举而为头名状元,正是所谓“天才加勤奋”的结果。
张孝祥出生在普通的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叫张祁,号总得居士,通晓经书,能诗善文,受诏入朝为官;他的伯父叫张邵,字才彦,自幼爱读书,喜藏书,博学多才,后也为官。
张孝祥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当年,他就被父亲带着去了芜湖(今安徽芜湖),是一个姓崔的奶妈把他哺养成人。在父亲和伯父的影响下,张孝祥从两三岁开始,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央求父亲教他背诗识字。他天资聪慧,学一遍便会背诵,数天不会忘记。父亲见他悟性甚好,在他刚刚五岁那年,就引导他读些经典著作;到他八岁的时候,已读完了《史记》和《左氏春秋》。
有一次,他的伯父从任上回家,听说侄子聪明好学,便问他说:“听你父亲说,你很喜欢读《史记》和《汉书》,不知你对书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谁,能说给我听听吗?”
张孝祥说:“我最喜欢的是陈平。他和我一样,从小失去母亲,跟着哥嫂生活。而他的嫂嫂常常说三道四,他不在乎,把精力全用到了读书上;他为官后,才华出众,受人妒忌,不少人对他评头论足,他仍不在乎,把精力全用在了治理国家上。由此可见,他志向远大,胸怀开阔,这才是他成就一番大业的根本原因啊!”
张邵听了,高兴地对他称赞了一番,事后又对他父亲说:“看来小安国志向不凡,读书刻苦勤奋,是个干大事业的人,将来的前程定是在你我之上,可一定要好好培养他啊!”
公元1141年,张祁迁居芜湖升仙桥西,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在一个僻静之处给他修了一座房子,前有池塘,后有园林,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从此,张孝祥在这里闭门谢客,专心读书。这一日黎明,张祁起床外出散步,顺便来到儿子的住处,见灯还亮着,便推门进去,对儿子说:“身体要紧,可不能老是这样彻夜不眠啊!”张孝祥微微一笑,没有言语,又继续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有一天清晨,阳光照射到屋内,微风送来阵阵花香。张孝祥触景生情,铺纸磨墨,提笔书文,抒发胸怀。可就在此时,前边池塘蛙声四起,搅得他心慌意乱,一怒之下,顺手拿起书案上的砚台,开了房门,狠狠地掷到了池塘中。
这一招果然奏效,蛙声戛然而止,而且从这一天开始,再也没有听到过蛙的叫声。这件事情传出去后,人们都感到惊奇。这一年,张孝祥年仅12岁。后来张孝祥得中头名状元,人们便给这件事加上了一段神秘的色彩,说蛙有灵性,知道张孝祥是未来的头名状元,既然状元发怒禁止它们叫,谁还敢再在这里叫呢?所以,青蛙便把家搬走了。于是,人们就给这个池塘取了个名字,叫“禁蛙池”。
在这里,张孝祥不仅攻读经书,而且学习诗词。在诗歌方面,他崇拜杜甫。他认为,杜甫的诗不但艺术手法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内容贴近生活,读起来亲切实际;在词方面,他崇尚苏轼。后来,他的词有了很大成就,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意境雄阔。他成为一代著名词人,其作品有《于湖集》流传于世。
功夫不负苦心人,张孝祥在“禁蛙池”旁,一学数年,其学识全面飞速发展,特别是写文章方面,更有较深造诣,往往是一篇数千言的文章,他能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他的表弟张孝伯在评论他写文章时说:“不打腹稿,和铅舒纸,一笔写就,心手相得,势若风雨。”
公元1150年,张孝祥参加乡试,中了举人;1154年,又进京会试,中了进士。之后,他在集英殿参加了由高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当时,考官因秦桧是宰相,不敢得罪,把秦桧的儿子列为头名状元,把张孝祥列为第七名。高宗阅卷时,见张孝祥的试卷最厚,且字也写得极为漂亮,很是欣赏;第二天,高宗在殿上再次当着群臣的面,夸奖张孝祥的诗词写得好,并当场提起御笔,把他点成头名状元。
张孝祥为官后,主张抗金,为抗金名将翻案,受到朝野称赞,但也被秦桧所记恨。又因他是秦桧同党汤思退的门生,官运亨通,受到一些正直朝臣的歧视。由此种种原因,使得他在仕途上三起三落,心情十分郁闷。
终于在公元1169年3月3日,张孝祥以身患重病为由,辞官还乡。公元1170年病逝,时年37岁。